歲月過千年,古琴體現的大道玄妙依舊是世人孜孜追尋的無上境界。因為古琴能夠代表東方文化的精深,1977年,美國宇航局向太空射了“旅行者號”宇宙飛船,搭載了一張刻錄世界各大文化代表聲音的金唱片,古琴曲《高山流水》代表中國音樂載入這張唱片中,翱翔於茫茫太空,向宇宙傳遞“大道之聲”。
道教的名稱來源,一則起於古代之《易經》,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測,又簡單容易,一部解開宇宙人生密碼的寶典;二則起於《老子》的道論,見於《老子想爾注》。道教奉老子為教主,因為道家哲學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莊。值得注意的是:道教與道家是決然不同的兩碼事。道家所講的道學不是宗教,也不主張立教。《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源流之一,被後世的張道陵等人奉為“經書”,並不是“太上老君”為布道而寫的經書。一般學術界認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經典是《太平經》,完成於東漢,因此將東漢時期視作道教的初創時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實體活動是在東漢末年太平道和五鬥米道的出現,而《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的標誌。近年來,道家的“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觀日益受到重視,並引起了西方世界的興趣,也使得道教獲得更多關注。道教教義中雖有道學成分,但遠遠不足以代表道學精神,遠遠不足以傳達老莊思想,二者萬萬不可混同。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莊學,或言內外修煉,或言符籙方術,認為地萬物都由“道”而派生,即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回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地”、“人”、“鬼”四個方麵展開教義係統的。,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界號稱有三十六,堂有門,內有瓊樓玉宇,居有神,尊、帝,騎有馬,飲有河,侍奉有兵、將、女。其奉行者為道。地,既指現實的地球和萬物,又指鬼魂受難之地獄。其運行受之於地道。人,既指總稱之人類,也指局限之個人。人之一言一行當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歸。人能修善德,即可陰中脫,脫離苦海,姓氏不錄於鬼關,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義思想的偶像體現。道教是一種多神教,沿襲了中國古代對於日月、星辰、河海山嶽以及祖先亡靈都奉祖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神、地祗和人鬼的複雜的神靈係統。道教提倡無極,元極,太極,中庸即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