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現在我卻無心考慮這些事情,反而奔波忙碌,甚至和自己那些年的偶像們站在了對立麵,還和自己最喜歡的遊戲人物並肩作戰……真的讓我再去跟同學朋友裝十三,我也沒有了那份閑心,這真是個奇怪的心理。
當了那麼多年的人物,雖然一直著“人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卻漸漸適應了現實。然而這個適應現實的過程,也不過就是一種現實。就像大多數人一樣,時候整在想:“我是考清華呢還是考北大呢?”長大之後才現自己想多了。也許再這樣下去,我會變得更加現實,連學大冰當個背包客的勇氣都沒有了,也沒有了成為流浪民謠歌手的夢想。
現在我真的在拯救世界了,我完成了夢想,卻依舊那麼現實,很長一段時間我都難以適應這種改變,拯救世界也不再是什麼光榮和驕傲,反而是當作了一個不得不完成的任務。那些普通人對我來不過隻是凡人,是比我低一等的,甚至是可以食用的生物……
他們不再理解我的價值觀,我也理解不了他們的追求,因為他們是活在別人畫好的圈裏麵,而我跳出了這個圈。與其我是英雄,不如我是個怪物,是個不符合“現實”這個規則的怪物。
我們從到大所受的教育就是為了培養普通人的,是為了培養“圈裏人”的,而不是怪物。這些人不會去試著看看圈外,隻是埋頭做自己的事,民謠歌手郝雲在自己的《活著》裏麵:“每站在高樓上,看著地上的螞蟻,他們的頭很大,他們的腿很細。他們拿著蘋果手機,他們穿著耐克阿迪,上班就要遲到了,他們很著急。”
那就是一群螞蟻啊,每活的慌慌張張匆匆忙忙,活丟了自己。他們就像是池塘裏麵的魚,就像是《進擊的巨人》裏苟活在牆裏麵的那些家夥,想要去城牆外麵看看的人,就會被當成異類,可憐,可笑。
他們還不如活在世界裏麵的那些人,雖然組織是我們的敵人,但組織裏的人至少在努力地追求自由,追求不收束縛的生活,可他們呢?從聽爸媽的話,聽老師的話,聽領導的話,好好學習,長大了找個好工作。然後每朝九晚五,把一重複三百六十五次,安穩庸碌地度過他們的一生。
學習是件好事,可是學習不僅僅隻為了那一張張證書,不是為了找個好工作就夠了。那樣的一生和被別人安排好又有什麼區別呢?還不如對換一下角色,讓他們去的世界裏麵,被別人寥寥幾筆就寫完整個人生,然後把現世讓給唐子翊他們這些追求夢想和自由的人!
我越想越煩躁,真想倒戈去組織那邊,幹脆把現世攻占了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