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課在民族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課程體係建設中的應用(2 / 3)

二、微課與傳統網絡課程的聯係與區別

1、開放性、自主性較強。網絡可存儲海量知識,任何人都可以瀏覽訪問,不受時空限製。學生可根據實際需求,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進行學習,自主性較強。這是微課與傳統網絡課程的共通所在。

2、短小精悍、方便學習。微課時長在10分鍾左右,其資源容量也較小,視頻格式一般為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rm、vniiv、fly等),加上與教學主題配套的教學設計(微教案)、教學課件(微課件)、教學反思及專家點評等資源也隻有幾十兆,方便學生下載播放及保存。傳統的網絡課程大多以45分鍾為單位,時間較長,教學目標較多,學生不一定有耐心看完。而微課的特點可以讓學生自由靈活安排時間,效果較傳統網絡課程好。

3、教學目標集中、針對性強。微課的教學目標是圍繞某一知識點或者難點展開的,一事一課,目標單一、集中,主題突出,針對性較強。傳統網絡課程是以一堂課為一個單位,將傳統課堂搬到網絡,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較多。而微課可以將傳統網絡課程的目標及重點分解,主題更加突出,針對性更強。

三、微課在大學生職業規劃課程體係建設中的應用

1、搭建平台。微課的應用必須依托網絡平台,中南民族大學教務處網站下設中南民族大學精品課程網,對學校申報的國家級、省級、校級精品課程進行展示,內設課程簡介、師資隊伍、課程課件、課程錄像、導學練習等板塊,學生可直接登錄網站進行自主學習,技術較成熟。利用已有平台,將大學生職業規劃課納入教務處精品課程網,既可以節約資源,又可以豐富校園網絡課程形式。

2、課程規劃。大學生職業規劃微課的開發,必須做好充分的課程規劃。科學合理且具有切實指導性的規劃,是微課開發的關鍵。大學生職業規劃微課課程的規劃,需由中南民族大學“大學生就業指導教研室”集合相關專家、教師對微課課程的選題、課程設計、授課過程進行精心布置、合理規劃。中南民族大學大學生職業規劃課采用自編教材,課程分為八個單元四個模塊,包括自我認知(職業興趣探索、職業性格探索、職業技能探索、職業價值觀探索)、職業認知(職業世界探索)、職業生涯決策及職業生涯管理,每個模塊都有重難點,我們可以選取每個章節的重難點部分進行微課拍攝、加工、報送、發布。

另外,在課程規劃中,還應注意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民族的學生特點進行微課設計。“高校在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時要充分考慮不同階段學生的發展特點,根據不同年級個體的不同學習任務以及心理發展的不同來設計教學內容和分配學時”。我們可以將微課內容擴充,不僅對教材進行微課設計,還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內容設計,為正在修讀這門課的學生和對職業規劃有困惑的學生服務,及時解決他們的問題。

3、組織微課製作培訓。製作高質量、精品大學生職業規劃微課,需要對教師進行微課技能培訓,提高教師微課製作水平和專業素養。此外,學校教務部門還應對教師進行微課平台的操作培訓,讓每一個教師都參與微課平台的開發和建設,讓微課更好地成為教師教學的有力幫手。因本門課程的實踐性較強,本門課程的教師實踐經驗不足,學校可以聘請校外公司、企業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中南民族大學“大學生就業指導教研室”曾多次聘請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相關專家對大學生職業規劃課教師進行培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還應加強培訓力度,最好能對教師進行實踐性培訓,增強教師的專業化水平。

4、微課錄製與上傳。微課的錄製方式可以根據技術及講課方式劃分為“軟件式”、“錄課式”及“混合式”。幾種方式中,比較常見的微課錄製方式是“錄課式”,即用攝像機錄製教師講課的全過程。中南民族大學有專門的錄播教室,錄製微課視頻較方便。在錄製過程中,應遵循引入快速、線索明晰、語言簡潔、總結幹脆的原則,將課程在短時間內圓滿、高質量完成。此外,教師在著裝、教態方麵也要注意把握。微課錄製完成後,可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剪輯並上傳到精品課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