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構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財會職業道德
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職業道德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兩個經濟文明和政治文明相互協調發展的關鍵所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時期,應從多方麵著手構建會計職業道德:
1.建立健全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是財會職業道德的底線,以法律來約束會計人員的行為,有助於防止職業道德滑坡。新《會計法》把社會公認的、對社會和會計工作有重要影響的道德規範上升為法律規範,要求會計人員必須遵守。在會計機構從事的人員要求嚴格貫徹執行《會計基礎工作規範》,發揮內部控製製度的重要作用,能夠有效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有效,減少虛假帳目的可能,以此保護企業資產的完整安全。
2.加大宣傳,營造良好的道德氛圍
宣傳教育是會計道德普及的基礎。學校、社會以及國家應重視財會職業道德的建設,多渠道、多角度、多方麵的進行宣傳教育。開展宣傳時要緊抓財會職業道德觀、財會法律法規等重要細節,弘揚正氣,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以典型案例作為宣講材料,提高會計人員對違反道德犯規後果的認識,從而調動他們自覺提高職業道德培養。
3.深化校內職業道德教育
校內職業道德教育是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平台,先如今,很多學校已將《財會人員職業道德》作為一門必修課程來講授,並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滲透財會工作的各個方麵,把職業道德教育作為會計教育的基礎。在每年的會計考試中,增加財會職業道德教育考試的內容,切實把職業道德作為會計從業的基本功課。在選用會計時,道德方麵的考察要作為錄用的首要條件,以此提高財會人員培養自身職業道德修養的自覺性。
4.建立和落實獎懲機製
企業自身要建立起財會職業道德的相關獎懲製度,日常的會計工作中,要定時加強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考核、檢查、監督,並把這些與晉升、加薪、物質獎勵等相結合,使會計從業人員自覺不自覺地參與到道德建設當中。從國家角度來看,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監督檢查體係亟待落實,對持有會計資格證的從業人員定期進行考核監察,同時建立公開的會計誠信評價檔案,將那些違規者進行必要的懲處。從輿論角度,讓財會人員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下工作,切實接受社會的監督,以此恪守職業道德,提高辦事效率和工作質量,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
5.完善其他製度建設
會計道德建設不僅要會計行業自身的努力,也要其他行業相互努力相互扶持。同時作為企業領導應當放眼長遠利益,不做違法犯罪的事。切不可因為業績和一時的利益而製作虛假帳目,隱瞞真實信息。建立一個互信互利的機製,使得企業領導願意以誠信為企業發展的基礎,從長遠利益考慮,不為追求短期利益而造假。誠實守信,以誠信謀求進一步發展,為會計從業人員道德培養營造一個良好的從業環境。
總而言之,全麵加強和落實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提高會計從業人員道德素養,對現代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來說迫在眉睫。各個行業部門和社會各界要積極開展行動,努力把會計職業道德完善。財會職業道德建設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需要社會各界和會計從業人員的共同努力,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穩健運行,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終極目標的實現不斷地奮鬥。
參考文獻:
[1]山東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研究編審組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J].會計職業道德,2013.
[3]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J].2006.
[4]祁龍.試論新時期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J].財會研究,2010(06).
[5]黃樹彬.財會人員職業道德教育研究[J].財政監管,2011(7).
[6]陳東.從職業道德建設論會計誠信[J].山西科技,2008(01).
[7]王程.淺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J].科技信息,2006(06).
[8]黃樹彬.財會人員職業道德教育研究[J].財政監管,2011(7).
作者簡介:趙春瑜 (1992.4-)女,遼寧省東港人,渤海大學, 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