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工業生產平衡運行特征。至2012年底,隨著我國物價的不斷上漲、企業經濟不斷上漲等趨勢。促使工業生產水平也達到了一個平穩的發展狀態。我國經濟太增長總體水平一度出現上升趨勢。但是由於全球性的經濟上漲力度不足,使國內企業在經營發展中謹慎性預期加重,企業在擴大再生產投資方麵難以實現突破,這使我國整體經濟增長率不會太高。
再次,國內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快速增長趨勢。我國近幾年新開工建設的項目十分多,這就造成了投資增長慣性較強的現象。至2013年,我國的產業投資率仍保持續上漲的狀態下,在2013年4萬億的投資生產項目中,國家所支持的資達1.18億元,占整體比重的四分之一以上。雖然政府對建設企業的投資力度有所增加。但仍無法與新建所需投資持平,造成了政府對投資取向和結構無法調節的現象。
另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幅下降特征。自我國出台家電下鄉政策以來,家電及汽車以舊換新等消費政策的不斷擴大,近幾年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率一直在過熱的“紅燈區”狀態下。尤其是近兩年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表麵上是呈不斷增長的趨勢,但實際上由於物價經濟水平逐漸呈回升趨勢,促使社會消費品零售實際增長總額在2013年下半年一度出現下滑的趨勢,至2013年11月份,我國的實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已下降至15.8%。同時,隨著國內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保障製度的不斷完善,在近一段時間內,居民消費水平仍會保持在一定的上漲率內。但是隨著我國政府刺激政策效應的減弱,2013年我國居民總體房車消費購買率有所下降。同時,物價水平的負轉正也直接影響著國內居民的購買能力。因此,總體來說,201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2012年整體下降了2個百分點。
除此之外,對外貿易小幅改善也是宏觀經濟周期性波動的一個明顯的特征。至2013年9月份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一度呈現良性上漲好轉的趨勢,2013年11月份,我國貨幣出口總額累計下降18.7%,降幅度比同年10月份縮小發12.5個百分點。同時,2013年進口總額至11月底總體累計下降16%,11月份同比增長26.6%。雖然我國外貿出口同比增長率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整體基數下降,但自進入2013年9月份以來,我國的月度出口總額連續超過1100億美元,11月份進出口總額首次出現2009年的正增長趨勢,這已經明顯表明我國外貿經濟形勢出現了較大的改善。另外,2013年,全球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將會帶動我國出口經濟額的增長率上漲。但由於發達國家失業率提高,貿易保護政策盛行,仍然會給我國外貿經濟上漲帶來較多的負麵影響。因此,預計2014年,我國對外貿易經濟會呈持續正增長趨勢,但經濟增攻力度不會太大,預計出口經濟額將會增長10%至11%左右,進口經濟增長率預計在14%~15%左右。
最後,物價水平將繼續小幅回升循特征。我國CPI指數曾在2009年6月份下跌到此輪宏觀經濟周期性波動的穀底後,一度呈現出平穩回升態勢。至2009年11月份底已經基本實現了同比正增長率。與CPI相比,我國的PPI下降的幅度較大,並且回調是升的時間也較晚,至2009年7月PPI下降總體為8.2個百分點,至8月份開始降幅率有了較大的回升。至2009年11月,CPI和PPI分別下降0.9%和6.0%。直至2010年初,我國物價水平才出現了整體小幅度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