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零售企業內部審計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2 / 3)

當前,我國的經濟環境不穩定,經濟市場也日漸蕭條。在這樣的經濟危機下,零售企業麵臨著來自國際大型零售企業的強烈衝擊和國內的零售企業的全力挑戰。嚴峻的挑戰不斷衝擊著我國零售企業,迫使其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進而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率,最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隨著消費者的需求不斷增加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以超市、百貨市場等為主的零售企業得到了迅速發展,致使我國的零售業規模不斷增加。同時,零售企業從根本上缺乏自身的內部審計製度,尤其是非常多的零售企業並沒有健全的內部審計製度,使企業的內部審計處於較低的水平,會給企業帶來不確定的損失。

四、零售企業內部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不健全的內部審計法律製度。自建國伊始,我國就出台了相關的審計法律製度,後來又出台了《內部審計暫行規定》來規範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相關內容。在這之後,我國又陸續出台了一係列相關的內部審計法律法規。根據這些法律法規,我國企業能夠在遵循法律規定的基礎之上,把握市場的運行規律,企業能夠結合自身的特點建立相應的內部審計機製,逐步開展獨立的內部審計工作。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已經開展了一段時間並且有了一定的進步,使其在法律和規範方麵都有了提升。但是,我國當前的內部審計工作仍然不完善。現行的內部審計機製比較籠統,實踐性不強,這就使得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難以發揮自身的職能。

2.管理者忽視內部審計。我國的內部審計製度不夠完善,大多數是在政府的幹預下進行的,運營法律和行政手段建立和發展內部審計製度。大多數企業的管理者並未真正認識到內部審計的重要性,隻是將內部審計當做外部審計的延伸,甚至當做國家強製的一項審計工作,對內部審計重視程度不夠,甚至有的企業根本未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有的也隻是迫於國家壓力,使內部審計部門隻能停留在表麵。目前,內部審計部門的基本任務還是查賬對賬,以財務審計為主,隻是將企業的內部審計當做自身的監督手段,阻礙了內部審計的職能。

3.缺乏獨立的內部審計。在我國,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形式繁多,有的企業專門設立了內部審計部門,而有的企業則隻是將內部審計部門劃歸到財務部門。企業內部審計部門較為缺乏獨立性,內部審計部門通常由企業的管理者直接領導,需要在管理設定的權限內實施工作,不能自主進行決策。內部審計部門依舊是企業的職能部門,其人員構成、升遷和薪酬等都由企業管理者決定,這樣就導致了審計人員因為利益等原因不能公平、公正地開展審計工作,最終導致企業的內部審計不能獨立進行。

4.內部審計範圍狹窄。當前,企業的管理者對內部審計工作在經營管理中的作用不夠重視,內部審計工作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企業的財務、收支等方麵。企業內部審計的主要工作對象是會計相關資料,客觀地考察這些資料的合理性和真實性,目的是為了查找企業經營活動中的錯誤,進而加強企業經營管理,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另外,我國內部審計的審計工作主要是進行事後審計,很少在事發之前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審計,並且內部審計不重視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不能對企業的內部控製做出係統地考察和管理,難以發現企業的潛在風險,進而不能對企業的管理提出有效的建議,也不能對企業的未來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5.內部審計人員素質較低。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要求審計人員具備十分高的綜合素質。首先,內部審計人員需要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從專業的角度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考察。其次,審計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這樣才能夠與企業內的各個部門進行溝通;最後,審計人員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隻有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審計人員才能得到其他同事的尊重。然而,我國的內部審計工作開展較晚,而零售企業尤甚,大多數的內部審計人員均是由財務人員轉崗而來,內部審計人員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均較為單一,不能滿足審計工作的需要。總的來說,我國零售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較低,不能全麵滿足內部審計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