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層原因,老家的基本都是認識的,不是同班同學就是校友,秦子衿接受不了這種由熟悉的朋友變成男女朋友的關係,她覺得很尷尬。
“我就搞不明白,外地的有什麼好,隔的遠不說,說話又聽不懂,唧唧歪歪的,有什麼好!你看你大姐,當初死活不停家裏的,非要嫁那麼遠,最後還是找了個本地的,過年回來吃個中飯,下午就可以回家,多方便。”
秦子衿已經不知道這是第幾次聽到自己爸媽,或者二伯自己家拿大姐說事兒了。
“你別總是說大姐的事情,現在她都已經結婚了,你們總是說,她嘴上不說,難道心裏就樂意別人總翻來覆去的說這件事情。”
秦媽媽沒說話。
秦子衿的記憶裏,當初淚流滿麵的大姐堅持要嫁給大姐夫,最後二伯他們拗不過答應了,可是前兩年大姐離婚了,去年借給了當地人。
她不覺得這有什麼,既然有結合,就必然會有分離。
分分合合,不過就是緣分和情深緣淺的事情,隻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這段感情,離婚,並不是可恥的事情。
而且,也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啊。
到了初六,秦子衿差不多該收拾自己的行李了,沒想到這天家裏卻迎來了兩位親戚,兩位秦子衿不怎麼想見到的親戚。
家住另一個縣城的小姨和小姨夫來了,親戚進的走動原本再正常不過了,秦子衿也不是難相處的人,可問題就在於對方對待兒女感情的態度上。
秦子衿很篤定,今天又要麵臨一場教育。
飯桌上,秦子衿吃飽了,正要放下碗筷離開的時候,一句熟悉的不能再熟悉,連頭發絲都在排斥的問句就傳到了她的耳朵裏。
“聽說,子衿你在外麵談了一個外地的男朋友?”小姨問到。
“外地的有什麼好,沒有本地的知根知底,再說以後回來也不方便。”小姨夫接過話頭,開始表明自己對這種事情的態度,“靜之前也說談了一個外地的,我就跟她說不行,一定要分手,要找就找本地的,我要把她留在家裏,就算不像你文表姐一樣招親,也要在本地,她要是願意在家更好,到時候就在旁邊再給她蓋棟房子。”
秦子衿沒說話,心裏卻不讚同。
小姨家兩個女兒,大表姐之前在外打工談了一個外地的男朋友,結果小姨夫堅決反對,很是直接粗暴的把大表姐帶回了家,不讓她和對方來往,後來可能是看大表姐和男方感情深厚不願分開,他唯一的退讓就是可以招親,但堅決不同意把大表姐嫁到外地去。
最後,對方入贅。
而和自己同歲的表妹,秦子衿和她聊天的時候知道,她也曾談過外地的男朋友,到最後在父母的堅持下不了了之。
“真的,外地的不好,生活習慣不同,河南應該是以麵食為主,我們這裏卻是以大米為主,到時候你要是嫁過去了,難道你能天天不是包子就是饅頭,還有麵條,我聽你媽說,你不喜歡吃麵條。”
“這主要是老年人,年輕一輩的基本上都在外打拚,飲食上比較多樣化,我也沒見他天天吃麵食,我們在外麵吃飯就很少吃麵食。”
“這你們不是剛認識嗎,肯定是比較遷就你的,時間一長,就不一定了。”
秦子衿偷偷癟嘴,她不想和大家爭論這個問題,卻也不能任由事態的發展脫離掌控。
“這隻是你們的猜測,主要是人,人對了什麼都好說,如果人不對,就是隔的再近,他要對你不好還是對你不好,即便是因為隔的近不會對你怎麼樣也沒什麼意思。”
“你們年紀小,現在還不懂。”
秦子衿很想說,既然年紀小那就別逼著相親結婚啊!
趁此機會,秦子衿離開了飯桌,盡量不去廚房。
等到了小姨他們要走的時候,秦子衿自然和爸媽一起在門口相送,於是,最後一輪的壓迫又來了。
這次,小姨雖然笑著,但說出的話卻和表情相去甚遠。
“子衿,真不要嫁這麼遠,你要是嫁這麼遠,將來結婚的時候不要請我,我們不會去的,聽到沒有!”
秦子衿瞬間就火了,感覺胸口悶得慌,有團鬱氣在胸口翻騰,怎麼也壓製不住,眉宇之間就帶了怒色。
“我今天說的這些,你聽到了吧!”小姨還在重複詢問。
秦子衿這次真的不耐煩了,但她還是盡量控製自己的語氣,畢竟還是春節,她不想大家鬧得不愉快。
“知道啦!”
看著小姨家的車離開,秦子衿眉頭狠狠一皺,一甩手,進了房間。
她不過就是談了一場戀愛而已,為什麼每個人的態度都像她做了什麼不可饒恕的事情一樣。
秦子衿知道,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他們認為好的,隻是他們自己“認為”而已,卻並不是她真正需要的。
為什麼就沒有人,真正關心她想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