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衿不想再談起這個話題。
雖然她知道,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可是所有人的態度都表明,他們不想解決問題,他們隻想結束這個問題。
說到秦子衿的問題,自然就會說到哥哥的終身大事。
秦家走得近的二伯家、大姑媽家、小姑媽家,一眼掃過去,二伯家的大姐和二哥早已成家,二哥家二胎都懷上了,大姑媽家的堂弟春節正在準備相親,小姑媽家的大堂妹已經結婚生子,二堂妹年紀還小,於是,就隻剩下秦子衿家了。
秦子衿對於結婚還是不著急的,她才二十四歲,可是秦川不一樣,過完年他就二十七了。
對於秦媽媽來說,這個快要奔三的年紀還沒有女朋友,她都急得火燒眉毛了。
“河對岸付家,是子衿的小學同學,她爸媽很中意我們家,要不然讓子衿把人家約到家裏玩兒,你自己看看。”
秦子衿對這個話題很熱衷,一臉興奮:“好啊,正好我們也有好幾年沒見了,要不我明天就去?”
秦川麵無表情:“你別去。”
“為什麼不去?”秦媽媽很是疑惑,“你在外麵這麼多年又不自己找一個,那我隻能在家裏給你找一個了,把人家約到家裏你正好可以看看滿不滿意。”
“有什麼好看的,不就是兩隻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
“那就是同意了?”
秦川皺眉:“我現在不想找。”
秦媽媽也急了:“現在不找什麼時候找,你都快三十了,農村不比城市,你又不是什麼有錢有勢的人,年紀一大把了誰願意跟你!”
秦川嬉皮笑臉:“那就也找個年紀大的啊,或者找個離婚的。”
秦子衿一愣,繼而笑的前仰後合。
秦媽媽一瞪眼:“你真有出息,這樣的話都說的出來!”
“嗬嗬……那就不結婚不就完了。”
“那你一個人搬到山上老家去住,別在這裏礙我的眼。”
秦川笑笑,不說話。
“你看看,現在最主要的就是你們倆了,子衿還好一點,你自己也不上心,你看附近的你以前的同學,孩子都有了,你連個對象都沒有,你自己不急,我幫你急死了!”
秦子衿腦海中突然就響起一句話:別人的孩子都能打醬油了,她突然就笑了,也就說出了口。
“別人的孩子都能打醬油了,你都還沒結婚。”
秦媽媽顯然不明白這句話的笑點在哪兒,但並不妨礙她找到同盟:“就是這個理,再不著急就真的找不到對象了。”
“找不到就找不到,反正我不著急,這麼早結婚有什麼好的。”秦川撇撇嘴,不以為然。
“哪兒早了,你也不看看自己幾歲了,還早!年紀一大不結婚,別人就以為你有什麼毛病,那時候就更找不到了!”
對比,秦子衿也很是不以為然。
俗話說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這句話對於大多數沒有受過多少教育的農村人來說,完全就是可有可無。
他們閑談時最大的樂趣就是別人裏的家長裏短,和是是非非。
三人成虎,謠言一起,經久不息。
而且,秦子衿發現,老家的人還有一些攀比的習慣。以前小的時候不覺得,現在才發現,大人們喜歡拿各家的孩子作比較。
村東頭的閑聊時提起自己的孩子在外麵打工,一個月工資多少多少,村西頭的說起自己家孩子每個月都給自己寄錢,還不少,讓他別寄還不答應,村南頭的就聊起自己的孩子每年回家都要買好多好多東西回家……
自然還包括了娶妻生子嫁女的種種禮金、排場等,這其中自然也就有哪家的兒女不爭氣,哪家的孩子年紀都大了還不結婚,哪家的兒女在外麵犯混等等諸如此類雞毛蒜皮的事情。
秦子衿對此很是無語。
而每次回家都被認識的,不認識的問起各種隱私或者不願意回答的問題,這讓她不勝其煩。
所以,對於秦川的婚事,秦媽媽很著急,就怕他年紀大了找不到結婚對象。
秦子衿其實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時代在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改變,並不是所有人都想走進婚姻的殿堂,也不是所有人都著急走進婚姻。
秦子衿的身邊,就有很多大齡未婚男女,日子依舊過的有滋有味。
可是,秦子衿沒時間擔心秦川,因為他脾氣倔強固執,沒有人能輕易左右他的想法,她更擔心的是自己。
果然,不等秦子衿多想,戰火又燒到了自己身上。
秦媽媽劈裏啪啦說了一大堆,看秦川沒什麼反應,就看向了秦子衿。
“你們兩個明後年之內總要完成一個,這樣我和你爸也能少操心一點了。”秦媽媽又看了看秦子衿,“雖然一直說不要找外地的,其實我還好,主要是你爸,照我說,你就在家看看,這麼多人想和我們家說親,難道你就沒一個看得上眼的?”
秦子衿很淡定:“要看上早看上了,還用等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