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想要成功L-套財務信息管理係統,更多地是需要企業先建立起來一個符合財務信息管理係統要求的規範化、統一化的組織機構。—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製,涉及到企業集團管理總部或母公司與其子公司在財務管理各方麵的權、責、利關係,它是規範集團內各成員企業理財行為的基本製度。企業集團的財務戰略、財務政策與基本財務目標,需要通過建立有效的製度形式,達到強化對子公司及其成員企業的財務活動的監測、督導與控製的目的。因此在企業集團內部建立起一套控製嚴密、高質量、高效率的信息傳遞與處理係統,是提高財務信息質量,發揮信息決策與控製價值的基礎保障。
實時數據的意義
“最終,我們還是順利地上了一套用友的財務管理係統,實現了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隻要進入我們的係統,通過權限的設定,隨時可以看到各個下屬學校的財務狀況和變化,不需要問誰再去‘要’什麼數據。”談起已經運行了兩年的財務係統,花偉程很自信地認為這不僅僅是在企業的財務上實現了—個飛躍,這種信息化係統的支持加上豐富的從業經驗,財務管理已經逐漸從單純的開源節流上升到業務支持和風險管控。
他舉例而言,可以從財務報表中看到下屬某個學校的某一筆教材費用是x元,而另外一個學校的同一筆教材費用是y元,那麼就可以通過了解是否存在供貨商差異或者采購問題。這些問題其他業務部門是無法知道的,從財務係統角度就能解決,這樣就能走在業務的前麵。花偉程認為這不過是信息化帶來的好處之一,而對比數據,追蹤數據的來源則能挖掘更多的秘密。
“通過係統我們可以核對每一筆費用產生的原因,可以十分清晰的追蹤數據和對比,同時對於團隊的績效考核提供了最準確的數據和支持,能清楚地看到人力資源和產生效益的比值,這樣更有利於公司的人事管理和業務調整。”顯然用數據說話是最客觀的,也是最最真實的。
不久之前,博華在原有財務管理係統之上嫁接了預算管理係統,現在花偉程能做到的不僅是能看到各種收入、支出的變化,還能看到跟預算的時時對比情況,花偉程感到對企業風險的掌控能力增強了,非常踏實:“比如跟預算比,某個月的收入少了100萬元,我們從係統上可以看出來到底是哪個項目發生的問題,是收入減少還是支出增加,甚至可以將問題細致到到底是哪個二級學院出的問題上,這樣對我們隨時掌握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幫助,企業運營的風險就可以實時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