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媒體“兩會”形成采寫意見
編輯部上午召開的采前會和下午召開的編前會,是紙媒中日報每天的“兩會”。兩次會上都會對一些線索或者選題形成相對明確的意見。這些意見會直接影響到新聞生產,是新聞生產中具有決定性的環節。每一個采訪部門都會在采前會上提出部門重要選題。這些選題中哪一個或幾個最為重大,能成為報社當日操作的重點選題,是上午的采前會要解決的問題。編輯部值班總編輯集思廣益,並做出研判,由新聞生產部門負責落實。
采訪部門提出的選題,在采前會上通常麵臨五種“命運”:一是作為當日編輯部重要或重大選題來操作;二是作為部門重要選題來操作;三是情況不明,需要進一步了解情況後再做決定;四是價值不大,按一般的常規處理即可;五是直接被否決。
主持采前會和編前會的,通常分別是白班和夜班總編輯。由於“兩會”之間通常相隔約5小時,麵對瞬息萬變的新聞,下午的編前會則會根據新聞生產進展,重新對一些新聞選題進行研判,形成新的采寫意見。有時,上午確定的重大選題,下午編前會可能決定僅作一般處理,而做一般處理或被否決的選題,或者上午沒有提出的線索,也可能被放大處理。有時候,下午確定的重要選題,晚上可能又被否定。
4.版麵編排體現價值再判斷
在采編分離的新聞生產模式下,稿件最終如何編排,由總編室和版麵責任編輯負責落實。這個過程既是對采前會、編前會意見落實的過程,也是一個對新聞再發現、價值再判斷、再創造的過程。
新聞采訪部門在把記者稿件簽發到總編室後,前期新聞生產環節已經完畢。版麵責任編輯如何對稿件取舍、編排,同樣十分重要。這不僅決定能否讓新聞的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也會影響前方新聞生產。
采前會、編前會上確定的重大、重要選題,稿件是否達到要求,版麵上是否要做突出處理,責任編輯此時會依據新聞價值再次做出判斷,或做突出處理,或做一般處理,或退給新聞采訪部門補充完善。
總編室負責人、值班總編輯會對版麵責編編排的版麵,提出具體意見。或對上版的稿件做改動,或對稿件做替換,或變動稿件編排位置。這些都是基於對稿件新聞價值再判斷做出的,直接決定稿件的最終呈現。現實中,版麵上的頭條稿件,有時最後一刻也會被撤換。
求共識
2010年,楚天都市報從車禍事故求助信息中,挖掘提煉出了重大典型報道“信義兄弟”。孫東林向該報求助前,曾向同城多家媒體求助。有媒體收到了卻沒重視,這怎能不令人遺憾?這背後除媒體定位不同外,重要的原因恐怕在於各自對新聞價值的判斷不同。
1.價值觀不統一影響新聞生產
不論是機關報也好,都市報也罷,其屬性首先是媒體,報道新聞是首要職責。從記者到總編輯,整個新聞生產環節如何形成統一的新聞價值觀,十分關鍵。新聞價值觀不統一,就難以在新聞生產上達成共識,工作起來難免被動,影響效率。
專業化的新聞價值判斷,一方麵源於長期的積累,另一方麵則應堅持學習,了解新情況,適應新變化;再就是媒體本身在辦報實踐中,倡導什麼樣的新聞價值觀,是否形成共識,也十分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