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黨報社會新聞的價值取向及實踐路徑(2 / 2)

3.堅持理性、建設性的報道原則,著力發現並解決具有廣泛關注度的社會問題

這主要是針對媒體的輿論監督功能。由於黨報所具有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其監督往往更加有效,解決問題更加得力。監督要著眼於解決問題,揭示事實,而不是為了製造社會矛盾,影響社會穩定。因此,輿論監督要有理有據,把握分寸,而且形式要靈活多樣,適合公開見報的典型、普遍問題,毫不留情,個別特殊及敏感問題,可以通過內參進行報道。

當然,不斷加強和改進新聞輿論監督,對黨報等傳統媒體而言,麵臨著更多的難題和挑戰。當下,隨著人民群眾利益訴求多樣化,以及維權意識覺醒,在社會多個領域存在的管理不規範等問題極易引發群眾的負麵情緒。媒體是群眾反映問題、尋求幫助的重要渠道,選擇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問題進行采訪調查,為群眾答疑解惑,幫群眾排憂解難,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是黨報等新聞媒體應盡的職責。

黨報社會新聞的實踐路徑要清晰

黨報的社會新聞報道不同於都市報和網絡媒體,一些明星、名人的八卦緋聞雖然吸引了部分公眾的眼球,但這些傳聞真假莫辨,且涉及個人隱私,並不適合在黨報刊發。筆者認為,黨報的社會新聞在報道實踐中,還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麵。

1.重視新聞策劃,將值得做大的新聞做深、做透

精心策劃選題,動用多種新聞手段,通過連續跟蹤報道等形式,將值得做大的新聞做深、做透,形成聲勢,是發揮黨報引導社會輿論作用的重要途徑。

在此方麵,吉林日報近兩年做了探索,先後圍繞核心價值觀和社會管理創新策劃過幾次有影響力的社會新聞報道,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別是2012年4月,得知吉林人馬久成在江西撫州用雙手托住跳樓女孩的事跡後,吉林日報總編輯親自參與策劃,派記者遠赴撫州采訪,連續4天刊發係列報道,並配發新聞照片和評論,引起了強烈反響,吉林省委宣傳部對報道活動多次給予表揚,係列報道《吉林人在撫州見義勇為》獲得了第二十三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新聞媒體開始重視策劃報道,並把策劃與“走轉改”活動緊密結合,收效良好,成果斐然。這是值得黨報不斷總結和借鑒的。

2.通過新聞熱線加強與基層讀者的聯係,拓展新聞線索來源,增強報道的時效性和競爭力

作為社會新聞信息的重要來源,新聞熱線對媒體都變得愈加重要。為了拓展消息來源,增強報道的時效性和競爭力,吉林省內大部分都市報、廣播電視等媒體都設置了專門的新聞熱線,方便讀者提供線索。在此方麵,黨報還沒有如此完善,通常是在報紙的版麵上留有相關部門的辦公電話,現在增加了電子郵箱。在與讀者的信息溝通上,還沒有做到全天候、無縫隙,可以說存在短板。

黨報要做好社會新聞報道,除了加強與有關部門的聯係和溝通,還要充分利用新聞熱線、QQ、微信等多種方式,拓展信息來源,及時獲取豐富的線索。同時,做好篩選和辨別,對有價值的新聞線索要充分挖掘,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報道,利用好新聞資源,逐漸形成“新聞源頭活水來”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①陸永初:《機關報社會新聞的價值取向及操作特點》,《新聞戰線》,2003年第5期

②李明:《關於新聞宣傳價值取向的幾點思考》,廣東廣播在線,2009年8月18日

(作者為吉林日報社會新聞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