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合作的精神與能力
從目前的業界實踐來看,數據新聞的生產少有單兵作戰,都是團隊合作的結果。比如今年參與央視“兩會大數據”生產的部門既有作為數據源的百度、騰訊微博、億讚普等大數據提供公司,更依賴於央視新聞中心、視覺藝術部和製作部等三個部門的通力合作。其中,新聞中心經濟新聞部作為牽頭單位,負責稿件,協助搭建虛擬模型,協助演播室錄製;視覺藝術部負責搭建虛擬模型,和製作部門交接好模型輸入;新聞製作一部負責演播室燈光、模型調整以及錄製工作。⑨由於數據新聞仍然是以新聞事件為核心,數據、可視化設計等都是為之服務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整個團隊中,記者、編輯居於中心、主導地位,數據提供、分析以及視覺設計、製作等人員則主要是配合記者開展工作。盡管記者的作用至關重要,但並不是要求其成為專業的程序員、數據分析師、視覺設計師等,而是指記者應了解相關的專業術語、專業知識,能夠和專業人士進行順暢的交流溝通,提出準確合宜的要求,帶領整個團隊順利開展數據新聞報道。
數據新聞是大數據時代催生的一種新的報道形態。麵對這一新趨勢、新變化,電視記者應如何培養自身的數據新聞素養,有哪些資源可資利用?目前,紐約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哥倫比亞大學、香港大學等諸多名校都已經開設了專門的數據新聞課程。這些課程或是側重於開發技術,或是側重於數據敘事,或是側重於可視化設計等。國內諸如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大學等也在呼籲設置相關專業,並積極網羅專業人才。同時,目前互聯網上也有大量的學習資料,比如數據新聞中文網中提供的公開課《數字時代的調查報道》(由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大學奈特新聞中心開設),斯坦福紀錄片《數據時代的新聞學》,中文版的《數字新聞手冊》,以及諸如《衛報》、《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路透社、《南方都市報》、財新網等知名媒體的優秀數據新聞作品和經驗總結等資料都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對於從事數據新聞報道的電視記者來說,可以通過這些途徑,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並結合日常工作中的實踐,進一步培養、提升自己的數據新聞素養。
【本文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編號:H14JB00080】
注釋:
①王斌:《大數據與新聞理念創新——以全球首屆“數據新聞獎”為例》,《編輯之友》[J],2013年第6期
②劉雙 文衛華 王向寧:《央視兩會報道中的數據新聞探索與實踐》,《青年記者》[J],2014年6月下
③文衛華 李冰:《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新聞報道——以英國〈衛報〉為例》,《現代傳播》[J],2013年第5期
④《記者在做報道時應如何解讀數據》
⑤《數據新聞手冊·簡單三步讓自己變得有數據素養》
⑥《大數據分析與可視化技術:新聞傳播的新範式——“大數據與新聞傳播創新”研討會綜述》,《國際新聞界》[J],2014年第3期
⑦常江 文家寶 劉詩瑤:《電視數據新聞報道的探索與嚐試》,《新聞記者》[J],2014年第5期
⑧⑨薑秋鏑 嶽群:《央視〈兩會大數據〉報道解析》,《電視研究》[J],2014年第5期
(文衛華: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王向寧: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策劃部副製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