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加斯加共和國在行政區劃上分為省、區、縣,全國共有6個自治省、22個區、111個縣。在馬達加斯加總統保障司法獨立,最高司法委員會協助總統工作,該委員會主席由總統兼任。設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法院、高等憲法法院。最高法院包括終審法院、國務委員會和審計法院。首席院長和總檢察長是最高法院的首長。
據馬達加斯加內政部統計,馬目前有163個政黨。主要政黨情況如下:
“我愛馬達加斯加”黨:該黨是執政黨。前身為拉瓦盧馬納納總統創建的“我愛馬達加斯加”協會,在拉競選總統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拉就任總統後於2002年7月將其轉變為政黨。在2002年12月15日舉行的立法選舉和2003年3月9日舉行的立法補充選舉中該黨共獲得104席,成為議會第一大黨。
眾評社:馬達加斯加參政黨。1997年1月28日成立,是1996年底總統大選時,在各地自發成立的支持拉齊拉胡納納競選委員會基礎上創建。主張建立法製國家,致力於國家政治生活的正常化和建立社會和經濟正常秩序。
社會民主聯盟:前身為1956年12月由前總統齊臘納納創建的社會民主黨。1992年社民黨分裂,以馬爾鬆·埃瓦裏斯特為首的一派成立新黨“社會民主聯盟”。在2001年底的總統選舉中支持拉瓦盧馬納納,在2002年12月的立法選舉中獲7席。
馬達加斯加複興行動黨:馬達加斯加反對黨。前身為馬達加斯加革命先鋒黨。拉齊拉卡第一次執政時創建,1976年3月19日成立,1994年3月改為現名。
爭取馬達加斯加發展黨:
即原卑賤者爭取政權黨,成立於1972年,主張“馬克思主義”,並同“支持資本主義”的傳統政黨作鬥爭。1990年10月19日改為現名。
火炬領袖社:1992年7月成立,其主要成員為拉齊拉卡首次當政時國營和私人大企業的經理等工商界人士。主張把馬達加斯加建設成建立在自由、民主和分權基礎之上的現代社會。
3.務實的外交方針
馬達加斯加奉行務實、靈活的全方位務實外交政策,主張在尊重主權、不幹涉內政和相互信任的原則基礎上發展與世界各國的友好關係;強調外交為經濟發展服務,尋求合作夥伴多樣化。讚同繼續加強不結盟運動的團結和力量;讚成對聯合國機構進行改革,主張按地域公平分配原則擴大安理會;注重參與非洲大陸事務,呼籲非洲各國加強團結與合作,依靠自身力量解決非洲問題;積極參與和促進西南印度洋地區和平與合作。以發展同法、美等西方國家的關係為重點,同時密切與西南印度洋島國和非洲大陸東南部國家的關係,重視加強與中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的關係。目前馬同118個國家建有外交關係,係不結盟運動、非洲聯盟、東南非共同市場、環印度洋地區合作聯盟、印度洋委員會成員國。
同中國的關係:1972年11月6日馬與中國建交。2004年5月12-18日,拉瓦盧馬納納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8月12-21日,馬外交部秘書長拉庫圖阿裏沃尼訪華。2005年1月10-12日,時任外交部長李肇星訪馬,雙方簽署了新的經濟技術合作協議。3月19-23日,馬國民議會副議長拉依尼裏庫訪華。
同法國的關係:法國是馬前宗主國,兩國有著傳統特殊關係。
2003年2月,拉瓦盧馬納納總統出席了在巴黎舉行的第22屆法非首腦會議,並於4月正式訪法。2004年3月,拉在赴挪威訪問途中順訪法國。2003年11月,馬總理西拉對法國進行工作訪問。法是馬最大貿易夥伴、雙邊援助國和直接投資國。法在馬文化、教育、衛生等領域具有較大影響。法在馬設有文化中心,每年向馬提供數量可觀的赴法學習、進修或培訓獎學金。法國國際台在馬設有調頻轉播台。
同美國的關係:馬美1960年6月建交。2000年,美國將馬列入“非洲貿易增長與機遇法案”的首批受益國。2002年6月26日,美國總統布什致函拉瓦盧馬納納,率先承認馬新政權。2003年5月,拉瓦盧馬納納總統出席在華盛頓舉行的第30屆世界衛生委員會年會,並順訪美。
美從1993年起向馬派遣和平隊員,主要從事英文教育和培訓以及衛生和環境方麵的合作。
同非洲聯盟的關係:馬是非洲聯盟成員國。拉瓦盧馬納納上台後,非洲聯盟認為拉政權不合法,一度中止了馬合法席位。經馬方積極做各方工作,非盟2003年7月馬普托會議決定恢複馬在非盟合法席位。
2004年2月,拉瓦盧馬納納出席在利比亞召開的非盟第二特別首腦會議,簽署了有關反腐、保護非洲婦女權利、成立非洲法院等一係列非盟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