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人吃白蟻的方法花樣百出:有直接把生白蟻放在嘴裏嘎巴嘎巴嚼的,還有用油爆了吃的,這些大約可以算是零食;有些則將白蟻曬幹,用鹽炒了當“鹹菜”;或者把白蟻幹和玉米麵摻在一起,或蒸或煮,再澆上特製的鹵汁,這大約要算正餐了。
馬拉維人慷慨爽直,當然不會隻顧自己享用美食。在首都利隆圭,許多風味餐館都提供白蟻大餐,用精美的餐具將一道道以白蟻為主料的美食奉在嘉賓桌前。他們甚至將白蟻大餐放到旅遊網站上隆重介紹,希望這種上了大席的白蟻佳肴能得到外國遊客的垂青。不過目前看來,這一旅遊推廣計劃仍任重而道遠:如果第一個吃螃蟹需要勇氣的話,第一個吃白蟻又何嚐不需要呢。
2.有禮有節
馬拉維的城市裏大部分是西式洋房,也有現代化的樓房。農村住房多是傳統的圓形或長方形的茅屋。馬拉維居民大多愛吃烤玉米,也用玉米糊或高粱糊加上牛奶烙成大餅,同時用西紅柿、牛肉煮成紅湯一道吃,當地人還愛吃香蕉飯,因當地盛產香蕉。馬拉維居民還愛吃魚、牛肉、羊肉、雞肉、辣椒汁等。
馬拉維人熱情好客。同他們交往時,要注意禮節,誠懇相待。馬拉維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強,在與馬拉維人交談之時,不可有意無意地出現有損於他們民族感情的話語、暗示或比喻等,否則會引起不快。另外,在與馬拉維人交往時,不可輕易詢問對方年齡,打聽對方的財產情況等。馬拉維人在國際場合行握手禮,采用國際通用的稱謂。
在馬拉維湖之濱居住的居民絕大多數為非洲土著黑人,屬班圖語係。這些居民祖祖輩輩居住在這裏,從事農業生產,很早以前就掌握比較發達的農業耕作技術。
如同撒哈拉沙漠以南黑非洲其他地方一樣,馬拉維湖的居民也喜愛居住密不通風的圓形茅屋。這種房屋的牆壁用樹枝編織,抹上泥,頂上蓋著香蕉葉和茅草。這些茅草屋建在公路兩旁的香蕉林中,30-40座房屋組成一個自然村。村與村之間相距也不是很遠。同非洲其他地方相比,這裏的房屋是按大小兩種尺寸建成的,小房屋比大房屋要小得多,而且有時候在一個村子裏可以看見馬路左邊是大房屋,馬路右邊則是一些小房屋;但在另外一個村子裏,也許馬路左邊是小房屋,馬路右邊則是大房屋。但不論是大房屋,還是小房屋,都一座座排列得很整齊,看上去很幹淨。
原來,在當地有這樣一種風俗:老年人和做了父母的人才有資格住在大房屋裏,青年和少年住在那些小房屋裏。小房屋隻是夜間睡覺用,白天吃飯和勞動仍然和父母在一起。小房屋裏除了睡覺用的一張席子外,幾乎別無他物。大房屋要顯得寬敞得多,裏麵有著日常必需的生產和生活資料,個別的家庭還很講究。蓋一間小房屋比較容易,不需要花費很多勞動力,一兩個人幹一兩天就行。蓋一間大房屋則費事得多,事先還需向酋長提出申請。酋長點頭同意後,便邀請四鄰和親戚朋友前來幫忙。在當地,幫助蓋房是不取分文報酬的,主人隻是在房屋竣工後請大夥吃一頓便飯即可。
當孩子長大到十二三歲時,父母就為其在其他年輕人住的小房屋那裏蓋一間房屋,結婚後父母就又幫助在房屋旁蓋起一間更小一些的茅屋作廚房用,從此開始同父母分開生活。在生了孩子之後,他們就到自己父母居住的一邊蓋一間大房屋。
馬拉維湖之濱的居民中至今沿襲著許多傳統的風俗習慣,成年婦女洗年澡便是一例。元旦那天,人們雞鳴即起,兒童們穿上漂亮的新裝,姑娘們身著豔麗的彩裙。早餐過後,已婚婦女們便成群結隊地來到村中的水井旁或水籠頭邊,一個人先蹲下,其他人依次往她頭上灌一盆水。
待每個人都洗過後,再換一個人蹲下,一直到輪完為止。在澆水過程中,人們歡笑不絕,氣氛熱鬧非凡。人們用這種古老的方式來表示:新年之際,除去身上的汙穢,洗掉附在身上的禍害,幹幹淨淨地辭舊迎新。
在馬拉維湖東部,人們常常會看見一些婦女在自己嘴唇上穿一個小孔,掛上一連串金屬或木製的墜子,麵部帶著各式各樣的花紋,身上穿著豔麗的民族服裝,這就是聞名非洲的馬康迪人,被稱為“唇戴墜子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