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母愛的溫度(1)(3 / 3)

突然母親在身後喊住他。母親說了一句什麼,他沒有聽清。他大聲問,娘你說什麼?母親顫顫地跑來,往他的手裏,再塞一個燒餅。母親說案板上漏掉一個,你再帶上。

他盯著母親,終於流下眼淚。

雞蛋裏的愛

兒時的記憶五彩斑斕!什麼下河戲水、上樹摘果、甚至還搞點小破壞。不過,印象最深的還是雞蛋。

記憶中,當時我的家並不是很窮的那種。父親在外常年的工作,平常是難得回家的。母親便成了家裏的頂梁柱。家裏家外,田間地頭,還要管我們姊妹幾個。母親就像一個“陀螺”,不停的轉著。農家的飯菜自然很普通。母親更是節儉:炒菜放油都是用筷子蘸一點。母親說這是奶奶傳授的絕招。她說農家的日子,富不怕窮不怕,就怕鋪張浪費!所以,我們的飯菜自是很清淡。但母親依然會精心的做好每頓飯。讓我們吃得可口。那時的我們嘴裏好象就是缺少那麼點油水,常常羨慕有肉有蛋的飯菜。肉不是經常能吃的到的,隻有到了逢年過節的時候,父親會買些回來。雞蛋卻是常見的,可不曾多吃。就像西遊記中沙僧對人參果的感覺。

記得那時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收雞蛋。隻要聽到母雞咯噠咯噠的叫聲,就趕緊直奔雞窩,拿上雞蛋,那個樂的神情到現在我都想笑。剛下的雞蛋有溫度,於是我常把它貼在臉上,感覺好幸福!就算吃不到,也還是樂此不疲的做收雞蛋的差事。

雞蛋卻總是被母親用一個竹籃裝起來,攢到一定數量的時候換成錢來貼補家用。那時,街上常有收雞蛋的。不像現在是反過來的,經常會有賣雞蛋。於是,我們就用很讒的眼神圍著收雞蛋的人,那時老是想要是我是個收雞蛋的該多好啊?一定有吃不完的雞蛋。一年下來,母親隻有在我們姊妹幾個過生日的時候會破例煮上幾個雞蛋給我們解解讒。雞蛋便又成了我們兒時的生日禮物。

除此之外,父親是有資格吃雞蛋的。當然,也不是經常能吃的到。母親隻有在父親農忙幹體力活多的時候,會每天在早飯的時候,燙兩個荷包蛋給父親。算是給父親加加營養。如果,農活忙完,父親那荷包蛋的待遇也會隨之取消。當然,母親也是有資格吃雞蛋的,我們卻不曾看到母親自己吃一個雞蛋。

雞蛋成了農家人能拿的出手的食物。記得那時吃雞蛋最多的一次就是在我參軍走的時候。第一次要出遠門。母親早早的起床,燒水煮雞蛋。這次,母親比任何時候都大方,一下子就煮二三十個。說是讓我帶在路上吃。雖然我一再要求,就煮幾個,說路上帶隊的會發給我們食物。但母親還是按她盤算的把雞蛋裝滿了我的挎包。當年我就是帶著母親親自為我煮的滿滿一挎包雞蛋從老家走進軍營。

現在,生活好多了。餐桌上天天都可以看到雞蛋。雞蛋再也不是什麼農家孩子眼裏的高級食物。有的可能都不愛吃雞蛋。每當我看到這樣的情景,真是有很多的感慨!

雞蛋多了。卻怎麼也吃不出當年的味道,細細品嚐,我想起了母親的話:“農家的日子富不怕,窮不怕,就怕鋪張浪費------”;還想到母親看著我們高興地吃著雞蛋,那滿足幸福的樣子!原來,當年那些雞蛋都藏著母親無限的愛!

把朝北的那麵牆留給娘

木根從小就是村民眼中的的異類。他的帶點川味兒的說話腔調,他前幾年剛去世的啞巴父親,以及他那三天兩頭跑丟的瘋娘都是人們議論的話題。眼下他又把自家的幾畝田租給別人去種,更讓人們看不順眼。一個農民不種地還想幹什麼呢?

木根和村委會簽了十年的承包合同,把村口的一片廢舊廠房租下來,開了一座漂亮的飯店和一個大型洗車場。村裏人都笑木根真是名副其實的榆木腦袋。這裏又不是縣城,誰會跑到這兒來吃飯洗車啊?他真是想錢想瘋了。這話傳到木根耳朵裏,他卻隻是淡然一笑,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