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終極來看,真正的互聯網電視,還是需要靠付費收入。視頻網站的付費習慣很難養成,相比之下,消費者在客廳付費的習慣已經被有線電視廠商培養起來,隨著寬帶帶寬和用戶的不斷增加,用戶對優質視聽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強,因此,中國付費電視市場具有巨大潛力。
以優朋普樂的“直通好萊塢”項目為例,2007年開始優朋普樂和好萊塢開始合作,與好萊塢各大公司形成了非常好的數字化戰略夥伴關係。2013年,優朋普樂聯合創維推出包含“直通好萊塢”在內的“優朋影視”全係列高清影視視頻服務,上線僅僅8個月,付費用戶已經超過50萬,收入已經突破億元,創維與優朋通過優質的互聯網電視服務實現了“前向收費模式”。
內容優選,從海量到精華
互聯網電視的核心是用戶運營,用戶運營的核心內容是用戶熱點,讓用戶選擇視頻時容易找到想要的東西。例如,美國最大家庭電影頻道HBO裏,電影並不多,但有一套完整的運營模式,讓不同時段的觀看的人始終感覺看到了新的東西。
那麼,互聯網電視的內容運營和視頻網站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互聯網電視的節目麵對的是家庭用戶,區別於網絡視頻偏重年輕的個人用戶。因此,需要考慮到家庭成員的需求。例如,優朋普樂就打破了頻道製,靠關鍵詞去找內容,在節目的推薦和編排上就要考慮家庭角色的需要,做到按照家庭角色匹配內容,例如會有針對兒童和老人的節目。
其次,和視頻網站相比,互聯網電視不是信息越多越好,對於用戶而言,貼合用戶的需求,更精致的內容才是最需要的。優朋普樂董事長兼CEO邵以丁表示,結合優朋普樂的經驗,目前用戶的平均黏度為每天2小時40分鍾,如果按照一天3小時計算,一年大約看1000個小時,觀眾可以看到的節目內容其實是有限的。這也是優朋普樂在講的“優眾戰略”,傳統電視是大眾,視頻網站用戶也慢慢變成了大眾,但是互聯網電視的核心目標群體則是“優眾”。
再次,互聯網電視給消費者的體驗門檻更高,比如高清體驗,從互聯網電視行業而言,電視機都是高清的,做好互聯網電視就需要全係統的配合,這是互聯網電視與普通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區別。
最後,在OTT TV大數據基礎上,內容供應商通過對用戶需求的分析和預測,有望實現精準細分和定製,完成傳統電視線性平台向 OTT TV播出平台的轉型,這是視頻網站不具備的製作優勢。而在營銷上,大數據統計平台,可以滿足廣告主在廣告目標設定的前提下科學建立廣告傳播計劃,可以實現電視廣告的精準“可控”投放、區域定向、時段定向、行為定向、內容定向、終端定向等廣告投放方案,滿足廣告主的定製化需求。
當人們觀看互聯網電視形成一種習慣以後,依托於互聯網電視為基礎的遠程醫療、教育等等都有可能發生,互聯網電視不是一個硬件的概念,也不是內容分發渠道的概念,互聯網電視是一個新的生態係統。
2013年的互聯網電視市場,各大門派都各顯所能,而互聯網電視的核心問題,依然是如何將每個用戶的體驗和服務做到最好。那麼,炒作派的顛覆能不能真的顛覆,發燒派有沒有實質性的內容,融合派能不能產生新的模式,跟隨派會不會加大力度,專業派是不是會主導整個互聯網電視行業的生態,留在即將到來的2014年,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