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土人情

嘉年華是裏約熱內盧最著名的節日,滿城男女的狂歡將節日的歡樂氣氛推向地球的各個角落,以至世界聞名。

節日期間,大街小巷處處張燈結彩,彩旗飛揚。人們傾城出動,潮水般湧上街頭,並且無論老幼個個濃妝豔抹,盡情地扭動腰肢,舞動節拍,狂歌勁舞。嘉年華的最高潮是盛大的桑巴遊行,浩浩蕩蕩的隊伍中,天使、美女、魔鬼、武士、妖仙、黑奴、富人等各種千奇百怪的打扮令人眼花繚亂,其中最風光無限的莫過於選舉產生的“國王”、“王後”,他們在大型彩車的簇擁中領先開路。

而那些身著比基尼或者上身全裸的拉丁女郎,與男舞者大跳熱情奔放的桑巴舞,把全場氣氛帶到最高點。即使是從不跳舞的遊客,也會無法抵製如此狂熱的感召,加入到狂歡的人群當中。

在裏約熱內盧,當地人的周末午餐都十分豐盛,米飯、切得細碎的甘藍、奶油樹薯粉和切片的柳橙是很多家庭此餐中必不可少的食物。

布宜諾斯艾利斯——南美巴黎

地理位置

布宜諾斯艾利斯本是拉普拉塔河口的一片草原,現在已成為南半球第一大都會。布宜諾斯艾利斯位於拉普拉塔河南岸,南美洲的東岸,對岸為烏拉圭共和國。

概述

布宜諾斯艾利斯是阿根廷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南美巴黎”的美譽。它東臨拉普拉塔河,西靠有“世界糧倉”之稱的潘帕斯大草原,風景秀美,氣候宜人。

布宜諾斯艾利斯分為1個聯邦區和19個近郊區,總麵積達4326平方千米,是南半球最大、最繁華的國際性大都市之一,集中了阿根廷全國35%以上的人口,2/3的工業產值以及近一半的國民生產總值。

布宜諾斯艾利斯是阿根廷最大的經濟中心,全市擁有8萬多家工業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布宜諾斯艾利斯製造業發達,有食品、紡織、製革、機械、汽車、化學、造船、印刷出版等工業部門,尤以食品和製革工業出名。布宜諾斯艾利斯港是阿根廷最大的國際貿易港,有設施完備的新港、馬德羅港等多個港區。碼頭總長9000米,年吞吐量達2600多萬噸,為南美洲最大的港口之一。

布宜諾斯艾利斯也是阿根廷最大的文化中心。全市有40多所大學,最著名的是1821年創辦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該市還有許多圖書館、博物館、科研機構及體育場、劇院、影院、公園等文化設施和娛樂場所。拉普拉塔河沿岸有各類運動場、海濱浴場、動物園、植物園等。

布宜諾斯艾利斯還是阿根廷最大的陸、空交通中心。鐵路、公路呈輻射狀通往阿根廷全國各地。有4條泛美公路支線分別通往智利、玻利維亞、巴拉圭和巴西。該市的埃塞薩國際機場設備先進,海運航線可達五大洲。有9條鐵路通往全國各地,市內有5條地鐵。

景點攻略

五月廣場

五月廣場被阿根廷人視為共和國的神經中樞。其前身是“大廣場”或稱“勝利廣場”,與布宜諾斯艾利斯城同時誕生,已經有400多年的曆史。1810年5月25日,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民來到廣場,宣布脫離西班牙統治,成立拉普拉塔臨時政府,從此開始了建設獨立國家的進程。五月廣場不僅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發展的曆史見證,也是阿根廷共和國獨立的紀念地,是阿根廷的象征。

五月廣場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心髒。坐落在五月廣場的總統府,建築呈粉紅色,莊重美觀,通稱“玫瑰宮”,是阿根廷建築師普利迪阿諾·普埃倫東1856年的傑作。玫瑰宮前方是莊重的大教堂,修建於1723年,內有民族英雄聖·馬丁的墓。五月廣場的中心屹立著一座金字塔型的紀念碑,塔頂上有自由女神塑像。這是為紀念1810年布宜諾斯艾利斯人民爭取獨立和自由的五月革命而修建的。玫瑰宮對麵的原市參議會是一座西班牙式的白色建築,現為五月革命曆史博物館。五月大街的另一端是全國議會大廈,大廈牆麵的浮雕十分動人。

科隆劇院

科隆劇院是世界三大劇院之一,建於1908年。劇院建築富麗堂皇,具有法國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風格。這裏隻演出歌劇和芭蕾舞劇。它不僅是一座有3600個座位的歌舞劇院,同時還是一所藝術學院,設有音樂、芭蕾舞、交響樂等藝術小組。劇院由市政府直接領導,設有總統和市長的包廂。

風土人情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當你詢問當地人的祖籍時,他們總會很認真地補充上一句:我是阿根廷人。雖然阿根廷共和國的曆史還不足200年,但布宜諾斯艾利斯人的民族認同感卻不遜於任何一個有著悠久曆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