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回憶往事
聽了趙興的話,趙雲也點了點頭,將碗中的清酒一飲而盡。“我也是覺得,像元隆你這樣的將軍不可能因為喝酒誤事。而且,我真沒想到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再次喝到荊州的泉水釀的酒。”
說到這裏,趙雲也有些動容,要說趙雲對這荊州沒有感情,絕對是騙人的。這裏是劉備作為一代梟雄最初起家的地方,作為天子的劉備,必須要憂國憂民,為國事操勞,多少會顯得孤高。而在荊州時的劉備不過是半個荊州牧,在這之前,他隻是劉表治下,名義上的大漢左將軍劉皇叔,實際不過是個代理新野縣縣長。那時的劉備身邊並沒有多少人,但每個人都是他的朋友,而那其中,就有趙雲一個。
自不必說,那段日子一定會是趙雲一生中最難忘的回憶,而這個荊州,對於季漢來說,也絕對不是簡單地一塊土地而已。如果說劉備用眾人之間的情義重建了大漢王朝的半壁江山,那荊州就是這片情義的根,是發源地。荊州的失去,關羽被殺害,在季漢呆了這麼久,趙興也早就明白了劉備會不顧一切地攻打荊州的原因。
見趙雲將酒一飲而盡,趙興又給他斟滿了酒,說道;“子龍將軍過去的事,大將軍也經常跟我念道。聽大將軍說,子龍將軍是要尋找仁政,於是一開始投奔了公孫瓚,隨後結識了先帝,又被公孫瓚命令替先帝主領騎兵……”
在那之後,趙雲因兄長病亡回家守孝,劉備挽留而無果,而在那之後不久,劉備也因為曹操對徐州的戰事而親自帶兵去支援陶謙。隨後圍繞著徐州,呂布,劉備,袁術和曹操進行了數年的角逐,直到後來曹操擊破因衣袋詔事發斬車胄奪走徐州的劉備,將徐州納入自己手中,關羽約三事降曹,劉備則投奔袁紹,在袁紹的老巢鄴城,劉備第二次見到了趙雲。而趙雲也是從那時開始真正跟隨劉備四處流落,既體會到了當陽大敗,流離失所的迷惘,也有過平定荊南,漢中退曹的榮耀。
趙興隻是講述著這些從張飛那聽來的故事,因為張飛和趙雲是一起跟隨劉備的,事情的經過也不會有假。聽著趙興的複述,趙雲隻是一邊喝著酒,吃著下酒菜,一邊靜靜地點了點頭。
而複述之後,趙興也終於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既然將軍是要尋找仁政的所在,對於子龍將軍來說,先帝就是仁政所在嗎?先帝又是做了什麼,才讓將軍認定先帝是你的明主的呢?”
聽了這句話,趙雲停下了手中的碗筷。
“仁政啊……說起來,這兩個字我已經有多少年沒有說出口了,十年,還是二十年。”趙雲頗有懷念地將這句令趙興頗為驚訝的話說了出來。“現在的我必須要承認的是,在武藝上學有小成,打算在亂世中效力於一明主的我,按照師父的吩咐,去尋找所謂的仁政。但當時的我,也沒有貴族世家那樣的見識,不過是空有一身武藝罷了。師父說,讓我尋找仁政,而我並不了解真正的‘仁政’的含義。作為寒門子弟,治下百姓過得好一點的就是仁政,放任百姓流離失所,凍死餓死的則不是仁政。”
“實際上,這麼想也沒錯吧,對百姓橫征暴斂,任其凍死餓死不加以賑濟的君主怎麼也不可能是仁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