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大峽穀分布傈僳族、怒族、獨龍族、白族、普米族等十幾種少數民族,民俗風情獨特、神秘!
位置:滇西橫斷山縱穀區三江並流地帶。
交通:從昆明乘車前往怒江需10個小時左右,乘飛機經保山轉車前往需4個小時。抵達怒江後最好自駕車或包車,這樣才自由和方便。司機開價可能會很貴,6座小麵包車往往要價350-400元/天,包司機食宿。也有按照全程計算,到丙中洛再回來,全程2000元左右,可盡力講價。不過人數少的話可以租一輛小點的車,或者與其他的遊客拚車,一起玩起來會更有興致。
怒江第一灣及桃花島
怒江流經孜當村附近時,本是由北向南流,但被王期岩擋住,隻好由東向西流,流出300米後,又被打拉大陡坡擋往了去路,它又調頭由西向東急轉而過,再次流經王期岩時,又被擋住去路,隻好向南流去,江水多次被擋,形成了一個半圓形的大彎,俗稱“怒江第一灣。”
這裏江麵海拔1710米,與兩岸高山相對落差達1000多米。三麵環水中的坎桶村,高出怒江50多米,地勢開闊,風光綺麗,人稱世外桃源。如果站貢當山上俯瞰第一灣,就會看見灣中的台地和相連的王期山梁如同一隻在海中遨遊的千年巨人半身像。
桃花島位於丙中洛東麵的紮拉桶村,因怒江環繞,成半島狀,島上桃花甚多,故此得名,該村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桃花節民俗。
怒江一帶的民眾,很多信奉天主教,沿途有些別具特色的教堂建築,可以留心看一下。丙中洛一帶有些石板房,房屋的屋頂用不規則的石片鋪就,很有韻味,值得攝影者留意。
位置:丙中洛南部,距縣城40公裏。
交通:它不同於其他成熟的旅遊區有固定的景點可直接前往,隻能沿著大峽穀邊走邊看,隨意性很強。路途須時長,路麵平緩但顛簸,有的路段較難行,易遇滑坡。最好在當地找導遊或向導,以便全麵觀看整個大峽穀和了解當地民族風情。
怒江澡塘會
大小不一的天然露天溫泉澡堂。這既是怒江大峽穀奇特的地質奇觀,更是令當地傈僳族群眾陶醉的聖潔之泉。每當春天來臨(大年初二後的一個月)的這段時間,生活在雲南怒江峽穀的傈僳族群眾,都要到有溫泉的地方去洗浴。洗浴的人們十分講究文明禮貌,男女之間彼此尊重,他們用聖潔的溫泉水洗去一年的汙穢,迎來吉祥。此種風俗被稱為“澡堂會”,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曆史。
位置:六庫附近登埂、麻布河一帶的怒江邊上。
交通:早起,坐車去片馬看駝峰航線紀念碑,中午趕回六庫看僳僳族新年慶祝活動――上刀山和澡塘會,晚上看僳僳族下火海。膽子大的還可以泡一泡僳僳族澡塘會的溫泉。所有這些活動都是不收門票的,原汁原味的民族風情!
聽命湖
在距片馬不遠的地方,有一個神話般的湖泊,人們叫它聽命湖。海拔約3540米,從瀘水縣出發到聽命湖,要攀越陡峭的山穀,穿過茫茫林海和高山灌木林,道路崎嶇。
聽命湖清碧透明,水深莫測,凜冽如冰,四周森林密布,野生動物在四周棲息遊蕩,國家保護珍稀動物灰腹角子雉、山驢、金絲猴、小熊貓、羚羊等就常年生活在這裏。湖區的景色隨著四季的變化而不同,春天,雪山融化的涓涓雪水彙入湖中,漫山的杜鵑點綴四野,這裏是一片蘇醒的野生動物的樂園;夏天,蔥綠的林間百花盛開,雲海茫茫;秋天,碧藍的湖水倒映著岸邊金黃的樹葉,秋高氣爽;冬天,寒凝大地,這裏一片寧靜。
人們到這裏隻能輕聲細語地說話,如果大聲叫喊,頃刻間便會風雨交加,冰雹突然而至,因此人們又把它稱作迷人湖。其實,這都是湖區上空彌漫著飽和水分的濃霧,遇到聲波震動,就凝聚成雨和冰雹的緣故。過去,凡遇到大旱之年,山下的百姓就準備好祭祀品和雨具,到聽命湖畔祈求天神降雨。人們擺好祭品,搭好雨棚,然後載歌載舞,瞬息,聽命湖上空便烏雲翻騰,風雨隨之而來。
位置:瀘水縣片馬東北部的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內聽命山與吳中山之間,距離高黎貢山風雪丫口600米的地方。
交通:在六庫包車前往瀘水聽命湖。從瀘水至聽命湖路況惡劣,不僅要經過陡峭峽穀,還要經過密密麻麻的山竹、灌木林和茫茫林海。
片馬離六庫約100公裏,六庫客運站有小麵的可到,坐滿即止,每人25元。返回時在抗英紀念館大門等車。片馬有很多來跑生意的單位用車,有時會空返,司機一般也會在抗英紀念館人門口等,一般價格會便宜一些,運氣好得話,車型也很不錯的哦。包車50-100元。
石月亮
天然大理岩溶蝕而成的深洞。深洞呈橢圓型,東西長32.70米,上下高約60米,寬30米,深12米,洞前有一棵約20米高的幹枯雲杉樹。從遠處眺望恰似一輪明月高高懸掛於山林峰海之中,與天空連接為一體,群峰簇擁,形成一個集宏大、奇異神秘、秀麗為一體的怒江大峽穀地質奇觀,傈僳語叫“亞哈吧”。
石月亮是全球傈僳族公認的發源地,至今仍有全球各地的傈僳族不斷前來尋根訪祖。
位置:在高黎貢山山脈中北部福貢縣利沙底鄉境內的怒江西岸。
丙中洛
北與西藏林芝地區的察隅縣接壤,東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西接獨龍江與緬甸毗鄰,南鄰貢山縣捧打鄉。
丙中洛是一個多元民族文化、多種宗教並存和“東西方宗教交融互生、互為消長”的地方。丙中洛除了藏族、怒族、傈僳族,還居住著獨龍族、漢族、白族和納西族,由於在這裏藏族文化較為發達,境內居住的其它民族在與藏族長期共同生活和交往中,督會講藏語,同樣,藏族也會講怒族、傈僳族和獨龍族的語言,形成了多民族文化交融與並存的奇特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