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專業教師操作技能培養途徑探討與實踐(2 / 2)

2.2 校企聯合開發化工生產仿真軟件,綜合培養專業教師實際生產運行控製管理技能。由院校從事該專業課程教學的老師參與製定仿真操作軟件開發項目、計劃和技術要求設計等,區域內知名企業中一線從事該產品生產管理或產品研發的技術人員負責仿真軟件開發的技術平台和項目開發方式的選用,二者一起研究仿真軟件在教學過程中的所應該具備的教學功能和實際產品工藝操作之間的結合點,提出一些工藝技術要求和教學功能要求後,就可以采用定向招標或遴選一些具備DCS(即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控製軟件開發應用的自動控製技術公司,加盟到仿真軟件開發的隊伍中來。二者共同努力,揚長補短地互相配合開發有利於化工專業教學實踐的化工生產運行控製仿真項目。

2.3通過邊建邊學實驗實訓室,讓專業教師深刻把握校內實驗實訓裝置的教學實踐操作技能要求。按照校企合作、資源共享、雙方共贏的原則,學院建設了集教學、培訓、技能鑒定、生產、技術服務於一體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由校內專業教師參與考察實訓裝置、實訓項目和實訓設備製作單位的全過程,在反複分析比較各單位製作的實驗實訓裝置的性能特點的過程中,專業教師能夠較為綜合地掌握裝置的性能、特點與操作方法。

3. 利用節假日時間深入到學生頂崗實習企業中進行實踐操作技能鍛煉

企業鍛煉是提高職業技能和操作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這裏說的企業鍛煉是指教師需要定期的進入學生進入的頂崗實習企業,直接參加學生頂崗實習的企業產品生產操作與運行管理各項工作中去。他們在具體工作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訓練技能、提高實操能力、全麵地掌握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的應用。通過深入頂崗實習企業實踐鍛煉,專業教師將企業一線操作技能和工作經驗帶回學校,並用於指導專業實踐操作技能教學環節中去。這種在企業鍛煉與教學工作的交替進行過程中,不僅能提高教師動手能力和職業技能,而且也有利於教師將教學內容和企業一線技能有機結合,使教師真正具備“雙師”素質,有效提升教師的職業綜合能力。

4. 校企人力資源共享,實現專業教師與企業的技術人員結對幫扶。

我院應用化工技術專業教學團隊與區域內校外實訓基地企業技術人員進行了有機合作,邀請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與我院的專業教師定期在一起,進行企業生產任務的研究項目與專業教學實踐任務的廣泛交流,適合進行教學工作的承擔教學任務,適合開發項目或研究任務的從事研究或開發,各自發揮各自的優勢與智慧,互相探討與幫助,共同完成互幫互學的項目。在遇到具體實際問題時,大家相互討論與探討,不斷尋找更為科學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措施與方法,達到了方向一致,目標清晰,結果共贏的效果。通過這種形式的滲透與合作,學校和企業共同獲益,專業教師的職業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專業實踐教學技能得到了完善和發展,確定的教學培養目標更加準確,企業技術人員的理論水平與理論深度也逐步豐富。

在專業教師和企業生產技術人員在相互幫助與交流的過程中,真正做到了取長補短,互為提高的目的,為現代高職教育教學的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拓展了新的思路與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