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不隻是一個經濟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社會過程,是一個價值轉型的過程。因此,在移民過程中,要注重長遠,要進行科學論證,要使人口與經濟社會生態走上和諧發展的路子,讓移民真正“搬得下、穩得住、能致富”使其增強持續發展能力而安居樂業。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移民並非僅僅是簡單地改變居住地點,它是人口在地域空間上的移動,涉及到安置資源的配置、生產生活條件的變更、生活習慣的調整、生活前景的預期判斷、產業發展取向、土地開發利用、勞動就業安置、自我發展能力培養、觀念的轉變、遷入地對移民結構性影響和移民社會管理等諸多環境適應、文化適應、社會適應問題,以及遷出地的生態恢複和遷入地的區位選擇對移民根本利益的保證等。因此,寧夏在移民搬遷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安置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寧夏移民安置包括開發土地集中安置、適度集中就近安置、因地製宜插花安置、勞務移民無地安置和特殊人群敬老院安置五種方式。“十二五”時期寧夏對中南部地區生態脆弱區的貧困人口的安置屬於集中安置,是將整村或整組搬遷到新的安置區統一安置。這是一種理想的安置模式,受到了移民的普遍歡迎。尤其是有土安置讓移入區農民能更好的享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和黨的惠民政策。寧夏移民的有土安置對世世代代以農業為本的,綜合素質比較差的農民而言真的是吃了一顆定心丸。
有土安置涉及遷入區和遷出區土地問題,針對生態移民土地問題,早在2008年5月30日,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關於中部幹旱帶縣內生態移民涉及土地有關問題的決定》,就遷入區土地問題作了規定,該決定對妥善處理移民規劃區內的有關土地問題,保障遷入、遷出區農民合法權益,維護遷入、遷出區社會和諧穩定奠定了法製基礎。但從執行情況看還存在問題,主要是移民遷出區土地回收工作力度不夠;遷出區原農村集體土地的林草植被恢複工作進展緩慢;部分移民仍存在兩頭跑情況;移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變更、登記工作進展較慢;有些移民安置區存在著所承包的土地進行私下交易轉包的現象,從而帶來土地糾紛和矛盾增多,影響了移民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