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十二五”時期寧夏生態移民個案分析(1)(3 / 3)

興慶區地處沿黃城市帶的中心,寧夏沿黃城市帶與國內其它城市群相比,地域範圍較小,城鎮數量較少,城鎮發展水平接近,城鎮之間不存在經濟斷帶,空間布局結構較簡單。這有利於協調機製的建立和形成一體化發展的格局。從銀川市內部來看,興慶區作為城市中心區域,其在區域中心的地位還不夠突出,受經濟發達地區的影響較大,在人才的流動和投資方向上的表現尤為明顯。人才流動方麵單方向流動的趨勢占主導,寧夏的高技術人才由各市縣向銀川流動,而興慶區的高技術人才向全國發達地區流動。由於各地區間比較利益的客觀存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資金、勞動力、技術手段等生產要素總是具有向能取得最大效益的區位流動的趨勢。於是就產生了高科技項目向發達地區集聚,而不發達地區在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得以發展壯大。這也是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產業發展的一種世界性現象。認識到這一點,有助於形成正確的發展定位,準確把握發展機遇,及時調整發展思路,循序漸進,不斷發展壯大。對促進向全球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月牙湖優勢分析

目前正在建設的建“黃河金岸”構築六大功能線——生命保障線、搶險交通線、經濟命脈線、特色城市線、生態景觀線和黃河文化展示線。“黃河金岸”興慶區段沿線是回族聚集區,以農業為主,黃河標準化堤防既是堤,起到防洪、防澇的作用,又是路,帶動沿線經濟的產業化、規模化發展,興慶區段作為銀川市“黃河金岸”的唯一城市段,隨著工程的建設,興慶區的經濟優勢和生態效應將更加凸顯。

黃沙古渡位於銀川市興慶區月牙湖鄉,緊靠203省道,距銀川市直線距離25公裏,與賀蘭山遙遙相望。27平方公裏的規劃範圍內,彙集了黃河、大漠、濕地、湖泊,田園為一體的自然景觀。這裏規劃建設了生活區、沙漠運動區、生態觀光區、濕地保護區、黃河碼頭等。驚險的沙漠歡樂穀、古老的羊皮筏子、現代的黃河飛梭、舒適的古渡人家,成為旅遊勝地。中國原生藏獒展示基地、寧夏民俗文化博物館、寧夏黃河古渡奇石館、寧夏沙漠野生動物救助中心落戶於此。黃沙古渡將已其獨特的塞北風光、黃河文化及回族風情成為寧夏東線旅遊的一顆新星。黃沙古渡原生態旅遊景區是寧夏新興的王牌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濕地公園、是中國最佳生態休閑旅遊勝地、明清寧夏八景之一。隨著移民的遷入,為勞動力轉移和農民治窮致富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2010年9月,興慶區萬畝奶牛基地在月牙湖鄉東山坡開工建設。該基地占地1萬餘畝,建成後將成為寧夏首府最大的養殖業發展基地。由於月牙湖鄉空氣幹燥、人畜分離、飼草供應相對充足和防疫等發展奶牛養殖產業的優勢。借助打造首府萬畝奶牛基地,這對於該地區調整產業結構,重點發展飼養種植、勞動力就近轉移和輸出起到了重要作用。

興慶區在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水平方麵和周邊各市縣相比都具有明顯優勢,這些優勢奠定了月牙湖未來的發展基礎。然而受土地的限製,加之人口密度最大的原因,整個興慶區發展空間狹小。在工業發展方麵,興慶科技園經過不斷發展,土地基本用完,園區周圍在城市化過程中已經成為城市區,無法向外拓展。黃河以西是城市和現代農業區,基本沒有發展工業的空間。隨著月牙湖移民的遷入,農業生產開發利用,用水量將會增加。隨著月牙湖地區地下煤炭資源的開采利用,自治區和銀川市在興慶區建立了臨河工業園C區,30平方公裏的工業園將成為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將使興慶區的工業拓展空間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