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林丹汗喪命青海(1 / 2)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間過了年。

在天聰八年的二月中旬,由多爾袞、嶽托、薩哈廉、豪格、範文程、魏寶山等率一萬精兵,遠赴蒙古尋找玉璽。

單說蒙古的林丹汗,早在天聰六年時就和皇太極打過一仗,結果被皇太極的八旗大軍打得抱頭鼠竄,不得不逃往青海避難。身為成吉思汗的嫡傳,手中又握有象征皇權的玉璽,原本想借助明朝的勢力先統一了蒙古,再滅女真,最後重返中原,一統天下。沒想到他的宏圖大略,竟然先後被努爾哈赤父子擊得粉碎。被皇太極逼到青海後,林丹汗心裏就憋了一肚子的火。

青海那個地方,天氣變化無常,常年冰天雪地,條件十分惡劣,養尊處優的林丹汗如何經受得了這番打擊,他又氣又惱,到了青海不久就病倒了。折騰了近兩年,終於大限到了。臨死之際,他喚來嫡長子額哲,指著枕邊的玉璽告訴他:“額哲,你要記住,我們是成吉思汗的嫡係子孫,乃天之驕子,黃金血統。這塊玉璽是曆代傳國之寶,玉璽在,皇權在。隻要你手握玉璽,遲早仍可號令蒙古。等我死後,你率眾東歸,收拾殘部,臥薪嚐膽,等待時機,重整旗鼓,滅了皇太極,重振我察哈爾雄風。”

額哲看著自己的父親,禁不住痛哭失聲。而林丹汗說完這些話,便進入了昏迷狀態,到了後半夜,咽下了最後一口氣,終於魂歸去世去了,年僅三十六歲。

額哲安葬完父汗,一天也待不下去了,當即便率領著殘部返回蒙古。

一路上,一些舊部聽說他回來了,紛紛來投,走到黃河一帶時,就聚焦了部眾兩千五百餘戶,差不多有一萬多人了。隻是走了一路,也爭論了一路,爭的是什麼呢?原來以額哲為首的幾個人一心想著繼承先汗遺誌,重振大業,而另一夥人則主張歸金,認為大金統一天下是大勢所趨,自己這些人去招惹他們,無異於以卵擊石。

額哲年紀也小,血氣方剛,對幾個主降的大臣根本不予理睬,主降派隻好鼓動額哲的生母蘇泰太後去勸說。蘇泰太後畢竟經曆過許多風雨,想得也比額哲要長遠,經過幾番考慮過後,就找來了額哲,也開始勸額哲主動降金。

額哲別人的話不聽,母親說話了,不能不聽,不過仍然有些想不通。

蘇泰太後就苦口婆心地勸他,說:“孩兒啊,你胸懷大誌,我自然十分高興。可是當初,你父王以四十萬之眾,又有明朝的支持,都沒鬥過皇太極。現在你已經到了這步天地,你憑什麼與之抗衡啊?”

額哲信心十足,挺胸昂頭說:“就憑我是成吉思汗的嫡傳,憑我手中的這塊玉璽。”

蘇泰太後搖了搖頭,又歎了口氣:“別說那塊玉璽了,我看咱們今天落到這個地步,全是這塊玉璽鬧的。”

額哲吃了一驚:“此話怎講?”

蘇泰太後道:“唉,你父王在沒得到這塊玉璽之前,勤於政事,能征善戰,又善於收取各部之心,很快就擁兵數十萬眾。可是自從得到了這塊玉璽,便一改從前的態度,開始頤指氣使,發號施令,以成吉思汗自居,結果傷害了各部,最後導致客死他鄉。我是親眼見你父親有了這塊玉璽後,一步步走下坡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