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孔有德率眾歸金(1 / 2)

這一日,魏寶山起床沒多久,就有傳令官前來通稟,說是皇太極有事相請。

魏寶山不敢怠慢,收拾了一下,直奔皇宮內書房。

到了內書房,皇太極正在坐著看書,見是魏寶山來了,趕緊笑嗬嗬地把書放下,率先問道:“寶山,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魏寶山趕緊行禮:“謝汗王掛念,都是臣下應該做的。”

皇太極擺了擺手,讓魏寶山隨便坐下,先喝口水。這才不緊不慢地說道:“寶山啊,你有所不知,你們不在的這段日子裏,發生了很多大事。毛文龍的老部下孔有德、耿仲明叛明起義,率將士和家眷一萬多人,攜戰船四百餘艘,火炮三百餘門已經投奔了大金,現在正在雙島上候命呢。”

“哦?他們這麼快就來了?”

皇太極看了看魏寶山,笑道:“怎麼,你還覺得他們來快了?”

“不是,不是。”魏寶山這才把在客棧遇到吳大海的事情從頭到尾詳述了一遍。

皇太極嗬嗬笑了笑:“我正要說此事,前來投誠之人,手持信物,正是一個錦囊,裏麵隻寫了四個字‘伯寶通山’,剛開始我們還不明白什麼意思,不過範先生很快就猜出來,這四個字正是你和你師叔的名字,肯定與你們有關。我們不知真假,這才找你來證實一下,現在看來,果真是這麼回事。”

魏寶山點了點頭,不無擔心地問皇太極:“汗王,孔有德投誠可靠嗎?”

皇太極笑了:“寶山,我也問過同樣的問題,不過文程先生告訴我,投誠一事九成為真,我想文程先生是不會看錯的。更重要的是,他們都熟悉水戰,在皮島一帶的明軍中頗有影響,如今來歸,不管真假,對我大金來說,都是很提升士氣的。何況據我們了解,孔有德現在是腹背受敵,投誠我們,應該不會有詐。有他們加入,明朝在海上牽製我們的防線也算告破了,至少有了這支隊伍,我們就可以水戰了。”

魏寶山點頭稱是,就問皇太極:“汗王,需要我做些什麼嗎?”

皇太極搖了搖頭:“這個不用,迎接的隊伍由範文程和薩哈廉帶隊,一文一武,一滿一漢,應該不會有事。此次前來找你,還有一件事要商量。”

“哦?什麼事?”

“不忙,一會兒文程先生也要過來,咱們一起商量。”

二人喝著茶,聊著天。魏寶山趁這機會又把這次大鬥國師府的事情詳述了一遍。聽說大金龍脈無損,皇太極也很高興,不過不無擔憂地問魏寶山:“倘若國師府的人再來怎麼辦?龍脈會不會有危險?”

魏寶山堅定地搖了搖頭:“汗王,我大金龍脈固若金湯,盡可放心。既然是五龍出海之局,想要破此龍脈,必需先斬四條護龍。臣臨行之時已經派兵封山了,就算是國師府的人不甘心,也不會那麼容易混進山中了。何況,想要破掉那棵三元木,沒有靈餌是根本就行不通的,如今靈餌已毀,就算他們想耍花招,最快也得再等六十年。而且經過初步審問可以獲悉,國師府少了駱花子,相當於群龍無首,很多人都是衝著駱花子來的,如今駱花子死了,大多不辭而別,遠遁山林,短時間內,恐怕也集合不齊能威脅我們的力量了。”

皇太極聽完後很高興,連連誇獎魏寶山。

正聊著,有人通報,範文程到了。

大家都是熟人,在書房也就沒有那麼多規矩,坐下後,皇太極這才開口說話:“文程先生,寶山,其實有件事要和你們商量。我大金部隊二次入關征明凱旋而歸,沿途又接收了林丹汗殘部一萬多人,可謂是全勝而歸。前不久,我剛收到可靠消息,林丹汗已經病死在青海了,這件事非同小可,我想找你們商量商量。”

書中代言,林丹汗是誰呢?林丹汗又稱作丹巴圖爾台吉,是蒙古察哈爾部的大汗,也是蒙古的最後一任大汗。他的汗號是“呼圖克圖汗”,也就是明史上音譯出來的“虎墩兔汗”。對於蒙古史不了解的人,總認為在蒙古可汗的汗號就是在名字後麵加上“汗”便可以了,這是誤會。就如成吉思汗是汗號,名字是鐵木真,忽必烈雖然成為元朝皇帝,廟號“世祖”,但也是蒙古帝國大汗,汗號為“薛禪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