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1 / 2)

“小陳,有鄰居知道這塊禁止進入的警告標示牌,大概是什麼時候出現在這裏的嗎?沒錯,我指的就是現在躺在我們身後那塊約莫一百多公分的木板。”白夜雙手插在口袋,隻有身旁的小陳聽聞此話而回頭檢視那塊不起眼的告示板。

“老師,為什麼會先問這塊木板的問題呢?”

“果然,下雨是很麻煩的因素。”

“這句話好像從劉組長口中有出現過┅┅”麵對答非所問的推理作家,小陳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但對方在下一秒立刻解開他心中的疑惑。

“雖然那塊木板被雨水衝刷過,但在它表麵邊框的凹槽處仍殘留些許泥土,因為嵌入的位置相當裏側,所以並不會這麼容易被水衝掉。再者,那些泥土非一般我們所見的普通土質,而是砂質之土,上頭目前仍清楚可見諸多亮麵與不規則表麵的顆粒,能夠判斷出是從沿海地帶或沙灘處搬來的物件。結論就是,這塊木板一開始並非存在於黃家門前這個區塊,它是被人在近日或昨晚未下雨之前搬來此處,從砂土被衝刷的痕跡還有未掉落的數量來看,告示板的擺放在巷弄的時間,在被雨水衝刷之前,而現在會倒在地上,可以說明在案發當時被人撞倒,但是撞倒它的並非殺人鬼,是另有其人,我想應該是第一個來到這裏的向太太吧!

而且火災現場本就已經有拉起封鎖線,在這裏如果要擺上禁止通行的警告木板,也應該是這條路段的前後兩個地方,這裏隻出現一塊是很不正常的,調查一下大概可以知道這個東西一開始的地方到底在哪,依照我的推測,應該是第二場火災,海邊小屋附近的地麵上。”

一旁的小陳,麵對白夜剛踏入現場沒多久後便發起一連串有關單項物件的推理,感到嘖嘖稱奇,一時也忘記派去詢問這塊木板何時出現的員警已經回來身邊報告。

“的確┅┅是這樣沒錯!這一塊告示板,根據對麵鄰居記憶描述,大概在5號早上時才發現的,也因為這裏曾經是火災現場,所以他們也沒有多加留意。但是老師,你又是怎麼推斷出撞倒這塊木板的是向太太,不是那名殺人鬼呢?”

“小陳,犯人將這塊木板擺在這裏是有意義的,就如同它上麵所標示的字句一樣,他並不想讓人接近黃家這棟火災廢墟,且麵對深鎖的大門跟牆麵下成人根本無法進入的活動門,這塊告示板也可以當成橋梁來使用。”

“你的意思是,犯人在海邊小屋火災之後的藏身處,可能會是黃家這棟廢墟?”

麵對小陳的驚歎,白夜輕輕一笑∶“沒錯,至於為什麼我能知道是誰撞倒木板,其實是從昨晚直播的深夜新聞得知的。”

“等一下,老師,記者到場時,現場已經進入采證階段,所以是不可能報導告示板是誰撞倒這件事吧?而且這點小事,他們也認為沒有報導的價值。”

“小陳,記者當然不會知道這實際的案發經過,就算是最後出來救援向家夫妻,不幸被傷及的街坊鄰居也是如此。但他們卻還是會將自己所見的一切告訴來采訪的記者,所以當他們來到案發現場抵抗犯人時,看到的是正拿著高爾夫球杆,前來搭救自己妻子的向先生。”推理作家指著掉落在眼前的高爾夫球杆,接著轉頭注視木板旁,向太太的隨身包包。

“我相信這裏依舊維持案發時的原本狀況,所以看看那個包包的擺放方式。這款有著側背帶的垂掛型長包,不管是背在左肩或右肩,在麵對眼前突然襲擊而來的攻擊接著閃避的結果,是不會背帶朝向丈夫前來,也就是目前高爾夫球杆的那個位置,那個方位也是向家所位於的方向,所以如果這兩個物件都在同樣的地方也顯得異常。意思說,夫妻倆本來就在同一個位置,就不會有上前搭救的戲碼上演,故此可以得出,在向先生趕來現場時,他與向太太之間還隔著一名人物,也就是那名殺人鬼,而殺人鬼那時候是背對著向先生的,從向太太包包開口朝向家方位灑出內部物品,還有木板側倒,底部朝反方向來看,向太太來到這裏有經過黃家旁的那處轉角,接著撞到擺在眼前的告示板,跌倒後受到犯人的襲擊,最後則是向先生前來搭救的延續。

根據記者所述,犯人手持斧頭身高約莫接近兩百公分的人物,木板上還留有斧頭劈砍痕跡及些微的血跡,所以當向太太撞到木板時,它是還沒倒下的,所以無論是一開始還是最後,最接近木板的都會是她,接觸到這塊木板最多次數的也會是向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