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1 / 2)

男學生被擊暈在地,女學生卻被殺人鬼取走了頭顱,是什麼原因使其中一人生還?

原本被鎖上的活動小門被人從內部打開,依據目前情況研判打開的人應該是女死者,但是基於什麼動機下令她這麼做?是為了逃命嗎?

由此看來,這兩點待當事人清醒後似乎就可以解決了,但更深沉的疑問也存在劉彥博的心中。

據他們剛剛前來時,從向太太口中得知的概述,自己是因超商回家途中,撞見向吳邪像在躲避什麼似的,拚命往前奔跑,最後消失在這處轉角,而自己則因為撞到迎麵而來的立牌,跌倒在殺人鬼麵前。

殺人鬼是一名身高約莫兩百公分的男人,這是從對方體型跟手持斧頭與眾人博鬥的強大實力來判斷。其臉上還戴著一張白色臉孔的麵具,在與向人敏搏鬥過程中,右肩被高爾夫球杆擊中而受傷,也因為如此使她從斧頭下逃過一劫。

向先生是因為聽到妻子的尖叫才趕至現場,街坊鄰居也是這緣故紛紛來到這裏,在這場亂鬥中,一人死亡、五人受傷。

所以,今晚出現在黃家火災現場,這個陰暗轉角的殺人鬼是否跟火災一案有關聯?還是純粹因為地利上的巧合使他潛伏在這?或是從一開始他就抓住無人敢接近這裏的先決條件下,如同遊民住進入殘破的黃家廢墟?

向吳邪到底是為了什麼奔跑?是因為夜晚外出撞見自己母親,還是正如對方所言,是為了躲避什麼人物才飛也似的在夜裏狂奔?

那最後他又是如何消失在這個顫栗死角呢?如果向吳邪沒有消失在這裏,是否也會像那名女孩成了殺人鬼手中的犧牲品?

殺人鬼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潛伏在這?為什麼而動手?他的殺人理由又是什麼?莫非隻是僅僅被撞見了麵貌?但若真的為了避免真實身份暴露在人們眼皮下,當下他要選擇的應該是逃走,而不是在這裏揮舞斧頭鋌而走險。是什麼理由讓他想冒著風險,在這裏上演以寡敵眾的戲碼?

突然,劉警官在彈掉手上的煙頭後,閃過一個大膽的假設。隻是這個假設將使今晚擺在眼前的眾多謎題添增更多難度。

不過,這個假設若成立話,確實可以解決現下不少疑問,那唯一的關鍵行為是這場殺戮的轉折,如果這個假設要成立的話,殺人鬼就必須執行那個動作,隻是到目前為止卻反而是劉彥博希望對方去執行。然而,這也僅僅解釋向吳邪的行為,無法解釋在“開放性密室”下,向吳邪的消失。

或許一開始他曾假設過利用活動門的方法,就可以使其逃脫這場殺戮,可是剛才自己確實也見到那具堵在小出入口前的無頭女屍。就算向吳邪的身形嬌小,足以貼合自由進出的條件,但在短時間內移動屍體,進入火災現場這一點有可能嗎?

火迷宮的大門在警方到達前都處於用鐵鏈上鎖的狀態,在活動門跟大門都無法開閉情況下,一名小學學童有什麼能耐越過這堵高牆,進到裏頭?何況進入黃家才又是另外一個謎題的開始,因為在裏麵他們並未找到向吳邪,意思說,活動門跟大門是唯一可以出入的通道,若這名小孩在慘劇發生後走出那裏,向家夫妻的身旁應該會是自己兒子,而不是兩人走回。

劉警官丟掉抽剩的煙,懊惱方才應該詢問向家夫妻是否掌握到向吳邪的行蹤,但在那種情況下,答案似乎都會是板上釘釘的目擊事實。

如果向吳邪出現在這裏,那向太太就完全不必跟自己說明男孩消失的來龍去脈了。

而也在這瞬間,白發刑警做了一個果斷的決定,並綜合現階段條件,用最壞的結果判別“幽暗處的殺人鬼”的行凶動機。

“小陳,聯絡轄區及交代聯絡市內各警局的窗口,發布這名殺人鬼的通緝!指出其特征、衣著、體型、手持物,並將行凶動機判別為∶以取樂為目的的無差別殺人魔。”

冬日早晨軟弱無力的陽光,打在前一晚還殘留在葉片上的水珠身上,使其在隨風擺蕩同時宛如水鑽熠熠生輝。水窪被經過的步伐踩踏噴濺而起,巷弄內飄著附近人家庭院內的泥土氣味,空氣清新氣溫卻冷冽刺骨,時間雖然還不到早上八點,但這條巷子內早有許多人影在來回走動。

昨晚殺戮現場的傷者已經數撤離,現時還留在此處大多為圍觀民眾,還有零星的記者留守報導,再更往裏麵跨過封鎖線是徹夜未眠的警察同仁及鑒識人員,他們各個神情專注進行維持現場秩序及證物采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