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在人們的想象中是空曠悠遠的,不同於大海的不可捉摸的深邃。在海上,我們是無根的,是眩暈的;但草原給我們一種實在的充實感,那縱馬一馳的豪邁是所有到草原的人最不可舍棄的情懷。
伊犁草原——塞外江南
“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這是每一個到過伊犁的人發自肺腑的感慨。
清晨,黃褐色的牛和白色的羊,三三兩兩地在跟前悠然散步。五六座氈房已升起了炊煙。陽光如同一支神奇的畫筆,不斷改變著巨幅油畫的色彩和線條。
遠處雪山聳立,山腳下莽莽蒼蒼翠綠的塔鬆、高昂的白樺和蒼古的楊樹、榆樹,好似一群剛柔相濟的偉丈夫,它們陽光下的剪影,燦爛溫柔地向草原傾瀉著。開滿密若繁星般五顏六色小花的綠草原,也醉在飄溢著奶香的陽光裏,使遊客宛如在神話中漫遊。
氈房,十幾座粉色的小木屋,是牧民和遊客們的家。遊人為現實生活中還有這樣美麗生動的家而感動。“家”的旁邊,還有潺潺河水在唱著草原的牧歌。
那拉提草原,這樣一個由草原、森林、河穀、山體組成的自然風景區,你置身於它的懷抱,一眼可望盡春光冰雪,一日可過完春夏秋冬,熱有溫泉,涼有雪溪,綠有草原,荒有大漠。那拉提位於新源縣的那拉提鎮鏡內,這裏充滿山村的寧靜與祥和。
傳說成吉思汗西征時,有一支蒙古軍隊由天山深處向伊犁進發,時值春季,山中卻是風雪彌漫,饑餓和寒冷使這支軍隊疲乏不堪,不想翻過山嶺。但過嶺之後,卻猶如進入了另一個世界:眼前是一片繁花織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這時雲開日出,夕陽如血,人們不由大叫“那拉提(有太陽),那拉提”,於是留下了這個地名。
仲春時節,草高花旺,碧茵似錦,那拉提極為美麗。那拉提年降水量可達800毫米。有利於牧草的生長,載畜量很高,曆史上的那拉提草原有“鹿苑”之稱。一望無垠的草原上灑落著珍珠般雪白的氈房,草原南側有終年白雪皚皚的雪峰相伴,綠草、雪峰相映成輝,構成了一幅幅動人的畫卷。在這裏,您可以親身感受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高山草原美麗。
唐布拉草原位於尼勒克縣境內,長達100多千米的唐布拉草原是一個狹長的河穀草原,中間伊犁河上遊支流喀什河橫貫全境,兩邊是景色秀美的天山山脈,草原、河穀、雪峰、溫泉、溪流、浪濤、雲杉、民族風情……一步一景,有“百裏畫卷”美譽。唐布拉是哈薩克語“大印章”的意思,與新疆其他草原的盛名相比,唐布拉草原更像是一個養在深閨、鮮為人識的羞澀佳人,用麵紗遮掩起自己未經粉飾的絕世佳容,靜靜地等待著有緣人的到訪和發現……
鞏乃斯草原大部分位於新源縣轄區內,海拔800~2084米,地域遼闊,溝穀眾多,是新疆著名的草原,它不僅是新疆細毛羊的故鄉,而且是伊犁天馬的重要產地。草原降水豐富,水係發達,四季有充足的水草資源。尤其是中山帶的山地草甸及海拔較高的亞高山草甸,植物種類繁多。每年6~9月是草原的黃金季節,遼闊的草原,美麗的山崗、群群牛羊和點點氈房構成草原之夏的生活圈。草原恰似五彩織成的地毯,綠底銀邊花帶,在藍天映襯下尤顯華麗而氣勢恢宏。皚皚雪峰,繁花似錦的五花草甸、蒼翠的雲杉林帶、銀色的水飄帶,溪水潺潺,泉水叮咚。時而狐狸、旱獺、野豬、雪雞等出沒在森林和草叢間。每逢夏季,國內外眾多遊客總會來此體會草原的秀美風光與濃鬱的民族風情。
無論是聲名在外的那拉提草原,還是後起之秀的唐布拉草原,抑或是傳統的牧場鞏乃斯,伊犁草原均展現出超然絕美的氣質與外表。
錫林郭勒——遊牧勝地
錫林郭勒大草原是我國境內最有代表性的叢生禾草溫性草原,歐亞大陸草原區亞洲東部保存比較完整的原生草原部分。
乃林高勒是錫林郭勒大草原的腹地,也是內蒙目前最後一塊遊牧地,位於錫林浩特東北方向410千米處東烏珠穆沁旗滿都寶力格,毗鄰蒙古國,是《狼圖騰》一書描寫的額侖草原的一部分。在蒙語中,乃林高勒就是小河,很窄的河的意思。每年夏天,幾十戶牧民一起搬進這個夏季牧場,小河兩邊出現牧民的蒙古包,還有灑滿綠毯般草原的牛羊。草原上有一座不高的白石山,從那裏就可以看到如絲帶般飄蕩在草原上的乃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