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小興安嶺神奇的地文景觀。花崗岩石林拔地而起,高大險峻,四壁陡直如削。或沿山脈分布,高低錯落,類禽似獸,形態各異;或散落於林間,如精雕細琢,鬼斧神工,構成了千姿百態的奇岩怪石,奇情妙景令人歎為觀止。深山藏勝,太子峰、熊頭峰、鴿子峰、鎮潭石……活化了山的神態;茅蘭瀑布、仙女池、黑龍潭……激活了山的靈秀。仙山秀水間,感受的是山魂水韻的別樣情致。
山有山之魂,水有水之韻。雖然小興安嶺沒有海洋,但夏日裏水的生動卻格外引人入勝。水與原始森林妙趣天成相得益彰,甚至比海更顯層次變化、豐富多姿。溪流清澈見底,河水環繞山行,兩岸風光旖旎。
乘上皮筏在河中漂流是休閑度假不可缺少的一項選擇。在不同項目的漂流中,既有大豐河的驚險漂、伊吉密河的休閑漂、金沙河的消閑漂,還有豐林河的原始森林漂、巴蘭河的源頭漂和湯旺河的竹筏漂。
兩岸青峰秀嶺倒映在水中,時而碎浪逶迤,人在水與山、與大森林交融的畫中暢遊,陽光把水照得清透,人也清透,陶醉山川的好心境就在這方寸的小舟上,慢慢飄散開來。夜幕降臨,清風拂麵,可在篝火旁唱歌、跳舞、吃燒烤、喝啤酒,觀賞林中夜晚的美景,盡享浪漫時光。
遠離城市的喧囂,置身在靜謐的大森林中,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遮住了藍藍的天空。行在這片盎然的綠意裏,心也涼快起來。幾聲清脆的鳥鳴劃破山穀的寂靜,寧靜的大森林頓時多了幾分活力和生機。
在林中找一塊平坦的草地,進行一頓野餐。餐後躺在林中的吊床、躺椅上,美美睡上一覺,悠然自得,神仙樣的生活呀!
蜀南竹海——綠竹公園
麵積120平方千米,核心景區44平方千米,共有八大主景區兩大序景區134處景點,景區內共有竹子400餘種,近50平方千米,集山水、溶洞、湖泊、瀑布於一體,兼有曆史悠久的人文景觀,這就是最大的原始“綠竹公園”——蜀南竹海。
蜀南竹海原名萬嶺箐。據傳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到此遊玩,見此翠竹海洋,連連讚歎:“壯哉,竹波萬裏,峨眉姐妹耳!”即持掃帚為筆,在黃傘石上書“萬嶺箐”三字,因而得名。
整個竹海成“之”字形,東西寬、南北狹。景區內的翠竹覆蓋了27條峻嶺、500多座峰巒,這裏除盛產常見的楠竹、水竹、慈竹外,還有紫竹、羅漢竹、人麵竹、鴛鴦竹等珍稀竹種。一望無際的竹子連川連嶺。進入景區,首先看到一條窄長的山穀叫做忘憂穀,這裏楠竹長得既密集又粗壯,遮天蔽日,使整個山穀顯得更深幽。遊人走在盤旋彎曲的竹徑上,聽水鳴鳥啾觀綠竹野花,頓生超凡脫俗、飄飄欲仙之感。
過忘憂穀,在幽篁間有幾十裏遊覽小徑,被稱為“翡翠長廊”。在這條長廊中漫步,清新的空氣中飽含竹葉的清香,如置身世外。由“翡翠長廊”前行,前麵就是著名景點仙寓洞。仙寓洞位於兩縣交界的擦耳岩上,為蜀南佛山勝地,以奇險幽靜著稱,傳為營造竹林的瑤箐仙姑居所。入夜,可欣賞到彈琴蛙聲,此起彼伏,聲如古琴,餘韻悠長,舉世罕聞。這一帶山勢回環,丹崖如削。去仙寓洞要從構築在懸崖邊的小徑上行百餘米,甚為驚險。仙寓洞長約200米,進深10米,高約15米。洞內原為古道觀,有大佛殿、玉皇殿、觀音殿、靈官殿等。現道觀已不存,但仍有石刻佛像和道教神像40多尊。這裏是觀賞竹海的好地方。站在洞口眺望,隻見萬竹掀濤,竹海的奇特風光盡在眼底。
沿著婉蜒茂林之中的仿古棧道可登上建於懸崖峭壁上的天寶寨。道長達1500米,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沿棧道行進,好似飛簷走壁,驚險異常。古棧道修整之後,有驚無險,為遊人增添了極大樂趣。龍吟寺位於景區北部的九龍山頂。這裏地勢較高。在這裏遠眺,不僅可以觀賞波濤似的竹海,而且可看到如帶的長江在遠處流過。
白馬雪山——高山杜鵑
巍峨的雲嶺屬橫斷山脈,群峰連綿,白雪皚皚,遠眺終年積雪的主峰,猶如一匹奔馳的白馬,因而得名“白馬雪山”,又稱白茫雪山,主峰海拔5430米,位於滇西北奔子欄到德欽之間,隔著瀾滄江與梅裏雪山遙遙相望。傳說,白馬雪山是梅裏的女兒,與情人相會的時候,在前往奔子欄的途中,化身為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