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城門一直向裏走,外邊的嘈雜似乎隔於城門外,老街出奇地靜。老街兩旁是樸素的民居,石房子、紅磚厝、木結構房子都沒有太多的裝飾。這些不同年代的建築透出歲月的斑跡。
一條條小巷藏於一座座民居之間。走在狹窄的石巷道,老房子的門終日敞著,人們不急不緩地過著悠閑的日子。院子裏的婦女坐在裝滿帶殼海蠣的大桶上,熟練地撬開蠔殼,不一會兒,腳邊的蠔殼已堆成小山。她們的服飾就被風趣地稱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衫,浪費褲。”頭戴黃鬥笠,披著白底小碎花頭巾,捂住雙頰下頜,上身穿藍色斜襟衫,又短又狹,露出肚皮,腰間佩有銀腰鏈,下穿寬大飄逸的低腰黑褲。這種全國獨具一格的服飾在崇武不時會跑進你的視線。在崇武,遊完古城,還有一處值得一遊的好地方,即“半月沉灣”。近30千米的海岸線,綜合了山海的靈秀,顯示著奇幻的風采。海岸有十幾個沙灣,潮退後顯露出一彎彎“新月”,浪湧千堆白雪,金沙碧水,潔淨柔軟,嫵媚明麗。因此,半月沉灣又有“南方北戴河”之稱。
麗江——納西風情
一年到頭整個古城被清澈透明的玉泉河滋潤著。玉泉河從古城北麵的玉龍雪山奔來,小河在古城的玉龍橋一分為三,分成東河、中河和西河三股支流潛入古城。入城後,它們又走街串巷、入院穿牆,分成無數股溪流潺潺流淌在古城的每一個角落,形成了家家流水饒詩意,戶戶垂楊賽畫圖的麗江古城。
古城裏的溪流大都隻有兩三米寬,水很淺,小河的流水日夜嘩嘩地流個不停。
一條清清的小溪,一座座風格不一的小橋,一條光溜溜的石板路,一排排獨具特色的民居,構成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風景畫。聽老人說沒有自來水之前,飲水都用玉泉水。那時候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如果往水中倒生活用水或者垃圾之類的是要遭雷劈受天譴,所以早上家家戶戶起來就先打滿水,蓄好一天的生活用水。
麗江是一個最懂愛情和最懂生活的地方。這裏充滿音樂和水,每條街道都有雪山融水的滋潤。納西族有著最優秀的婚約,到處都是情侶的身影,愛情是麗江旅遊的一個最經典的主題。
麗江古鎮裏有很多咖啡館,小酒吧,桌椅就擺在樹下,你逛累的時候,隨時可以找家酒吧坐下來,喝一杯,麵對清風流水,實在是非常舒服。咖啡館最集中的地方是位於四方街附近的小河兩岸和大石橋附近的小河兩岸,一家挨著一家,泡在水吧、咖啡館內,聽到流水潺潺,遙遠的背景,淳樸安靜的民風,就如同詩詞書畫中所描繪的一樣。
晚上的麗江古城似乎比白天要熱鬧很多,酒吧一條街是遊客必去的地方,它在四方街的一旁。狀元橋將商業區與娛樂區隔開,潺潺流水的小河又將酒吧區一分為二,遊客們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著不同的酒吧屋。客人們可以和著酒吧音樂的節奏敲擊著自己麵前的“樂器”唱著自己喜歡的音調,你可以盡情地在這裏放縱自己,直至音樂散去。這裏的每間酒吧都是開放的,沿河的一麵是沒有牆板的,坐在酒吧你可以看到對麵酒吧的一切,你可以登到河岸邊請求與對麵的“酒客”對歌,當然不僅僅限於情歌。而且每晚都必有歌聲升起,開始兩岸對歌的人都比較少,漸漸的有些遊客不由自主地加入對歌的隊伍,歌聲也逐漸高昂起來,大家搜腸刮肚地把自己記憶中的歌曲都倒了出來,把歌詞也改得更加具有戲劇性,每首歌曲結束都會伴有“呀嗦呀嗦呀呀嗦”的納西語,為的是提示對方快點接招,這樣的歌聲會一直持續到一方認輸。
清晨的麗江古城,露出了她的古老與寧靜。走在古鎮,聽著那潺潺的流水聲,品味著那種古樸的韻味仿佛自己置身於現代文明之外,沒有汽車的叫囂,沒有遊客的喧鬧,沒有攤販業主的叫賣聲,古鎮狹窄的街道上三三兩兩的身背背簍的納西婦女,她們那是在趕往菜市場為一天的吃食去采購,你會感覺自己似乎進入了人們傳說中的世外桃源,那種靜謐令人遐想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