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護城河,穿拱形城門,登城樓,可見城樓角樓四立,射孔與暸望洞環布;城外四野開闊,南北無阻。當此情境,仿佛青衫布衣的古人,有念天地之悠悠之感。

下城樓,又見房屋青磚白瓦,飛簷翹角,商號鋪麵沿途可見,古風古貌,如古裝電影場景。事實上,許多古裝戲在此地拍攝外景時,還真的連布景都不用。民宅一應青磚灰瓦的四合院,布局緊湊,左右對稱,精巧的木雕、磚雕和石雕配以濃重鄉土氣息的剪紙窗花,栩栩如生。

創建於清道光年間、以“彙通天下”而聞名於世的中國第一座票號“日升昌”,坐落於“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遙古城西大街的繁華地段。“日升昌”票號現如今已辟成中國票號博物館。整體建築格局采用三進式穿堂樓院,沿街厚木排門,青瓦簷下彩畫飾窗,燈籠懸側,門楣之上掛著店名橫匾。上台階邁過門檻,院屋第一進便是櫃台、賬房。左手是對“日升昌”號以及平遙票號、山西票號、中國票號百餘年間的大量曆史資料和實物的展示;右手模擬當年櫃上經營的實景,與真人等比塑成的櫃員正在專心彙兌銀兩。從相關展示的介紹中可以得知,“日升昌”票號於公元1823年由平遙西達蒲村李大全投資白銀30萬兩和細窯村掌櫃雷履泰共同創立,從此結束了我國鏢局押送現銀的落後金融局麵,其經營的黃金時期年彙兌總額高達3800萬兩白銀,經營網點遍布除東北、西北以外的大半個個中國,而且在不斷的發展曆程中,票號還建立了以漢字代表數字的密碼法做防假密押等一係列完備的製度和措施,從中也展現了“日升昌”票號所以能在風雨飄搖的百年間,縱橫捭闔,雄視商界的經營者所表現出的聰明才智。

院屋的二進為職員住處、客房,三進是二層樓房,樓下是花廳,樓上為倉貯和夥計住處,最後是貴賓及高級職員住處。一概的青磚瓦房,既體現晉中民居傳統特色,又吸收了晉中商鋪的風格,雖然院落都不大,但那石獅、石凳、石墩還有青石的元寶,無不透著當年票號的興盛。

日升昌小小的院落自然無法與現代銀行的摩天大樓相比,但從中卻可以看到當代銀行的影子,領略到中華民族的智慧。

鳳凰——最美小城

有這麼一座小城,她靜靜地存在著,青山和碧水包圍著她滄桑古老的麵孔,記錄了她亙古不變的曆史。它就是——溫柔、寧靜、美麗如在畫中的鳳凰小城。相傳在湘西蒼茫的群山之中,躍然飛出一隻火鳳凰,火鳳凰涅槃後,就演化成了這座風景如畫的美麗小城。小城山清水秀,地靈人傑,以它自己獨特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濃鬱的民族風情征服著世人。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曾到這裏遊玩過,並稱讚這裏是中國最美的小城。

鳳凰,因西南方有山如鳳形而得名。鳳凰縣地處湘黔要衡,交通發達。鳳凰縣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名聞海內的古城八大景,有譽滿天下的奇梁洞,有沱江古城風貌,有三潭書院,天星古戰場,還有民族風情很濃的山江苗寨……

沱江穿城而過,江流舒緩、水平如鏡,舟行款款,如滑動在琉璃之上。水紋細小而柔美,漣漪漸生而漸散,河水晶瑩透澈、纖細可見。水下藻荇叢生,隨水搖曳,依依嫋嫋。遠處畫橋如虹,飛閣垂簷,極盡清麗典雅之風致。兩岸青山吐翠,城郭巍峨,懸樓吊腳,一並倒映在那清流之中。影影綽綽,似幻還真。沱江兩岸,一邊是各抱地勢,鱗次櫛比的古建築;另一邊是堪稱湘西奇景的吊腳樓,吊腳樓沿河而搭,站在不同的角度觀望,吊腳樓都會有不一樣的情趣。隔岸站立凝望,吊腳樓像兵士組成的方陣,由高到低一字排開,嚴整中透出幾分活潑。隔岸側麵遙望,吊腳樓像江岸上搭建的古棧道,那些粗細不同、有高有矮的木柱,像一個個曆經沙場的壯士,把堅挺的雙腿插入江中,用有力的臂膀,撐起了一個個甜蜜溫暖的家,擔起了整個古城的重量。吊腳樓高高低低、錯落有致,溫柔細膩的線條,包裹著幾許輕靈、幾許柔情,它們就像鳳凰的女子,外形纖柔、內心善良。那曲曲折折龜裂的木板,像塗了柏油一樣烏黑,曾經蕩漾在表麵上,那一層流光溢彩的生命已經消失殆盡,剩下的隻是暗淡、滄桑,以及那內在的堅韌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