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美麗不僅僅在於它現代化的建築與生活方式,也因為在這現代化的氛圍中點綴著別具一格的風情而更加迷人。沉靜中的一點放浪與放浪中的一點沉靜都是那樣令人難忘與迷戀。
鼓浪嶼——海上花園
仿佛一個世襲貴族,鼓浪嶼渾身透著一股優雅的氣質,在柔軟的海浪中,輕輕晃動,夢幻一般。
鼓浪嶼,原名“園沙州”,以500米的鷺江與廈門市區相隔。在小島的西南隅海邊,有兩塊相疊的岩石,長年累月受海水侵蝕,中間形成一個豎洞,每逢漲潮時,波濤撞擊著岩石,發出如鼓的浪聲,人們稱它為“鼓浪石”,鼓浪嶼因此得名。島上四季如春,樹木叢生,丘陵起伏,有“海上花園”的美稱,是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主要觀光景點有日光岩、菽莊花園、皓月園,毓園、環島路、鼓浪石、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濱浴場等,融曆史、人文和自然景觀於一體。
日光岩俗稱“晃岩”,位於鼓浪嶼中部偏南的龍頭山頂端,海拔93米,為鼓浪嶼最高峰。山腰怪石嶙峋,景點眾多,分布在疏疏落落的樹林中,有蓮花庵、古避暑洞、龍頭山寨遺址、水操台、鄭成功紀念館、曆代摩崖石刻等等。走過日光岩寺山門,抬頭可以仰望一巨大山崖。巨崖上的題刻——“鼓浪洞天”為日光岩仙境般的景色做了精彩的概括。岩頂築有圓台,站立於峰巔,憑欄遠眺,廈門風光盡收眼底。
走在島上縱橫交錯的小巷中,隨處可以看到皂莢一樣的鳳凰樹和古老的榕樹,隨處可以聽到清脆悅耳的鋼琴聲。曲徑通幽、深巷琴聲、繁花綠樹、青苔痕深,每走一步,你眼睛裏都會映入一幅清清爽爽的畫麵,心情頓覺放鬆。
綠樹婆娑之間,掩映著一幢幢紅瓦白磚、錯落有致的西式小洋樓,有些老舊,卻很別致:美國領事館,英國領事館,荷蘭領事館;有天主教堂,基督教堂;還有很多當地有聲望的人的私人宅邸,中式、歐式錯落有致。它們帶著一點歲月的滄桑,但又不是那種純粹的陳舊,感覺像是個很有風韻的女子。別墅有些已經廢棄,有些改成民宅,有些被政府保護了起來。
在這個僅1.78平方千米的昔日“公共租界”上曾建有12個國家的領事館,洋行、醫院、學校和教堂也一應俱全。那些遺留下來的風格各異的歐美式建築,成了整個小島景致的亮點,殖民統治的遺跡在曆史的煙雲中衍化為浪漫的情調和懷舊的傷感,成了另一種文化的載體。
鼓浪嶼是“音樂家的搖籃”,小小的鼓浪嶼有鋼琴5000台,其密度居全國之冠。如果你漫步在島中的小路上,就會不時聽到悅耳的鋼琴聲,悠揚的小提琴聲,輕快的吉他聲,優美動人的歌聲,加以海浪的節拍。音樂,已成為鼓浪嶼一道特別絢麗的風景線。
鼓浪嶼毫無車馬喧囂,路上除了幾輛環島觀光旅遊電瓶車之外,再無機動車,連自行車也寥寥無幾。在這裏,見到最多的動物並不是狗,而是貓,大約每隔三兩步,你就會發現一隻正蜷縮在牆頭上打瞌睡的小貓,它們睡得那個香哦,讓人心生愛意。迎麵走來的婦人,手提個菜籃,不緊不慢地說著笑話,她們似乎並不急著趕回家做飯,而更樂意於沐浴在這台風過後的晴日裏,臉上掛著滿足的微笑。不遠處躺在沙灘上曬太陽的紅男綠女,麵朝藍天背朝沙地打著小盹,百年老樹下幾位品賞功夫茶的老人,談天說地,其樂融融,那位站在街中心,長發及肩彈奏吉它的帥小夥,完全不理會他人的目光,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中。小島的景物,小島的動物,還有小島的人,都會讓你強烈地感受到生活的悠閑。
悠閑、愜意、自在,沒有城市緊張的氣氛,隻有夢幻、詭異的氣息,鼓浪嶼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美麗的大花園、一座精巧別致的大盆景。
蘇州城——小橋流水
環繞蘇州老城的護城河似乎是一道規劃控製線:河內,是白牆灰瓦清一色的老房子和狹窄的街巷,極少看到三層以上的樓房,更沒有摩天大樓;河外,則高樓林立,縱橫交錯。蘇州城的魅力,全在這護城河內的老城裏。行走在白牆灰瓦的老城內,時光仿佛倒流回去,心情也隨之變得平和恬淡。
護城河上各個橋和河邊古建築每每都有一段曆史趣聞。比較有名的有上津橋和下津橋、唐伯虎的故宅、桃花塢等。古城建築保留了原來的樣子,很多院子裏都種著各樣的花草,特別是桃花,幾乎每個院中都可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