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我們準備了青花瓷的筷子吃早餐,卡洛斯說:“這是我愛人送我的生日禮物。”
上個暑假,他和愛人一起駕駛著愛人新買的汽車在歐洲旅行……
他真的沉浸在與愛人的幸福生活中。從他的眼睛裏,我們看得見。
道別那天,正是卡洛斯和愛人相識九周年的紀念日。送走我們,他將在晚上和從馬德裏趕來的愛人在古鎮共進晚餐,轉天將一起回到馬德裏,繼續慶祝。
這就是我認識的第一位愛人同誌的愛情生活。和我們一樣,他們相互需要,相互取暖,相互思念,深深相愛。
唯有祝福。
(三)卡洛斯的中文
阿維拉是建在岩石山上的城市,也是西班牙海拔最高的省會城市,有人這樣形容它:“可怕的氣候,夏天過於炎熱,冬季過於寒冷,很奇怪悲慘的地方。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想在這裏住。”
卡洛斯住在距離阿維拉古鎮還有三十公裏的小村莊裏。這是我選擇沙發時就知道的。大著膽子到阿維拉,是因為特蕾莎修女在此出生成長,也是因為想把西班牙的城市、古鎮、農村一一感受。
“這裏到處都是特蕾莎。”卡洛斯邊走邊告訴我。是啊,沿著中世紀的城牆漫步時,走幾步就能看見特蕾莎不同表情和姿態的塑像。“隨處可見。”卡洛斯非常喜歡用這個成語來形容特蕾莎塑像之多。
十五世紀,特蕾莎修女出生在一個基督教徒的貴族家庭中,十九歲時進入化身女修道院,在此度過了人生中二十九年的光陰。四十七歲那年,她立誌改革當時腐敗的修道院,修訂了戒律嚴謹的“赤足加爾默羅會”會律。“赤足加爾默羅會”這個名字來源於該會的信徒們,即使在冬天酷寒的阿維拉,他們也都不穿鞋子或者僅穿不能保暖的鞋子,以此來感受身體的痛苦,磨煉意誌。
而更被我們熟知的曾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的特蕾莎修女,便是學習阿維拉特蕾莎修女的精神和行為,將自己改名為“特蕾莎”的,這是我在一次出差的飛機上淚流滿麵地反複看《德蘭修女傳》後深深記住的。她在印度加爾各答創立的“仁愛之家”也成為很多邊旅行邊公益的背包客的必留之地。
很多時候我們都有一顆愛己愛人的心,但有時無法放下生活圈子中那麼多的牽掛和羈絆,去實踐那些所謂遠大的慈善夢想。那就從身邊做起吧,舊文具、舊衣服、看過的書,讓它們的生命有更好的延續;看一場公益演出,那一張小小的門票是可以燎原的力量;去幫助一個山區裏的孩子讀完中學,她才有機會免去馬上嫁為人婦的命運,生活才能有新的光亮……
當看到特蕾莎小時候和哥哥在院子裏玩耍的雕塑時,卡洛斯用中文努力地向我們介紹“特蕾莎”是個好女兒;當談到哥哥的孩子時,卡洛斯說,她是個女兒……我這才明白他把“女兒”和“女孩”弄混了。
還有一大盤牛排沒有吃掉,卡洛斯安慰我們:“放心吧,我可以吃掉它們,因為我有很多肥!”
“應該是我有很多肉,肥是形容詞,肉是名詞。”我糾正道。
“你真是好老師!”卡洛斯真心誇我。
和卡洛斯最經典的中文對白如下:
“卡洛斯,你睡午覺嗎?”我問。
“哦,不,我睡六覺!”卡洛斯正式地回答我。
我們三人笑成一團,眼淚都笑了出來。原來卡洛斯的意思是說自己隻睡六個小時。
午飯時,卡洛斯見在單身男人房子裏擔心了一晚沒敢睡覺的朱莉眼圈都黑了,他一本正經地對朱莉說:“你該睡六覺了!”聰明的卡洛斯,會舉一反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