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波斯尼亞,主要是奔它的優惠政策而來。過去講,戰後的國家沒有工廠等大型企業,這裏的一切都需從國外進口。在前南斯拉夫時期,這裏曾是一個省,農副產品可以出口,但現在由於戰後經濟不好,出口的商品不多,90%都是從國外進口。至於這裏的政策,據翻譯給我們講,現在有很多優惠政策出台。從體製上來講,過去這裏歸南斯拉夫聯邦,是塞族、穆族、克族三家輪流執政,如果三家都說了不算的話,還有美國人和維和部隊在這裏,好多政策研究好了還沒有出台。據他們講,這裏的海關關稅要降到5%,現在是16%,下降的幅度很大,這對我們商人來講是很有利的。還有,這裏外貿不需要配額,這對商人來講“舞台”就更寬廣了。另外,這裏的外彙不管製,可以自由彙寄,政策比南斯拉夫要寬鬆得多。前南斯拉夫外彙管製相當嚴,好多中國人在那裏由於出關時攜帶大量現金闖關,被查出後一律沒收,損失了很多錢,包括我們公司過去也損失了很多,因此這裏對外國人的政策還是比較開放的。這裏還有一個最好的條件,有我們中國的維和警察開始擔負維和任務,同時監督地方政府,特別是當地警察局的工作。有很多事情,包括敲詐中國人錢財的事,別的國家的警察敢做的事情,這裏的警察不敢做,因為這裏有中國的維和警察,他們會給我們撐腰。如果出現敲詐等情況,我們馬上可以到警察局投訴,所以在這裏就很少有像南聯盟警察那樣敲詐勒索等現象。現在整個波斯尼亞有幾百中國人,公司有30多家,大部分從事小商品經營,其他生意還沒有開展。我們公司除了商品之外,還有一個農場。因為我們公司原是遼寧省外辦下屬的企業,想搞農場。曾在南聯盟搞了一段時間,由於天災人禍沒搞成,現在接著搞。我們已辦了一個農場,養了300多頭豬,今年擬聘請一些技術人員種蔬菜。這裏土地很便宜,中國人在這裏經商,主要是從事貿易,以浙江人、遼寧人居多。這個市場從現在看潛力是有,但必須在國內找適銷對路的商品,如果隻是從周邊國家調商品,外加兩道關稅就沒有競爭力了。
因為當地商人到匈牙利進貨屬黑進口,采取不報關的形式。每星期一,就有6輛40尺的貨櫃車去匈牙利進貨,之後銷售也不報關,進口量很大,因此他們的銷售利潤很可觀。他們進的全是中國商品,幾乎所有攤位全是中國商品,如果我們有適銷對路的商品拿出來,仍有市場。這裏戰後百廢待興,什麼東西都沒有,特別是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在這裏應該還是很有市場的。
在位於市場繁華地段的商業街上,一塊懸掛在商店頂部用中英文書寫的中遼集團公司的招牌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該公司目前最大的商品批發部。踏進店門後,隻見各類商品琳琅滿目,中外員工一片繁忙,中方經理周莉正在與幾位周邊國家來的外國客商洽談批發業務。隨後她介紹說:“我這個商店是中遼集團下屬最大的商店,主要是批發兼零售,貨源主要來自國內廠家。我們公司很有信譽度,給我們發貨的廠家很多。我們的經營項目挺齊全的,從針頭線腦、運動套裝到冬天的棉服等應有盡有,甚至還把中國的傳統手工藝品地毯也運到了這裏,以豐富當地人的商品,可以說是一個百貨商店。當地人的商品主要是從土耳其進來的,價錢比較便宜,但款式沒有中國的漂亮。再一個,我們也經營了一些土耳其的針織品,這些貨從土耳其進口,今年經營情況不是太好,比往年有所下降。我想這些困難是暫時的,因為畢竟是戰後國家,老百姓手裏的錢不怎麼充足,很多難民回來之後需要住房,一部分錢需要蓋房子。”說到這裏,她指著商店的波斯尼亞女雇員說,“像我們這個工人家裏就沒有房子,有點錢就要蓋房。這種情況造成老百姓手裏錢少,購買力有所下降,生意不太好做。另外,畢竟我們到了異國他鄉,首先解決的問題就是身份問題。比如我居留期7月份到吧,就要準備各種材料,完稅證明、醫療保險證明等,手續非常繁瑣,按正常的有30多條。但這些對我們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畢竟我們公司是個大公司,照章納稅,合法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