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鍾每增加一個步長,係統對所有的遊客計算一次。時鍾步長的設定,對TSBS運行效率與精確性具有重大影響。TSBS計算量與步長大小成反比,步長設定過長,不能真實反映景區內遊客狀態的變化狀況;步長設定過短,TSBS計算量將大大增加。步長設定不應小於一秒,因為遊客旅遊活動中,其空間行為狀態改變的反應時間為一秒左右。一般來說,當景區較擁擠式,應采用較短的步長,反之,可取較大的步長。在一次模擬過程中,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補長,在提高模擬速度同時不使模擬準確性降低。如對某公園8∶00~18∶00時段內的模擬時,可以在8∶00~9∶00,16∶00~18∶00的遊客較少時段采用較長的步長,而10∶00~16∶00遊客較多的時段采用較短的步長。
(3)遊客感知功能的模擬
遊客與遊客一樣,具有感知環境、其他遊客狀態、自身狀態的功能。遊客的這些感知功能是通過對空間基礎數據庫、遊客狀態數據庫的查詢實現的。
遊客的空間感知功能是感知遊客當前所處位置,並獲得相應位置的空間行為規則的過程。TSBS中,空間環境采用路段、片區、節點來表示。遊客的空間感知功能實質是查詢遊客當前所處位置是何路段、節點或片區,然後以查詢所得的路段號、節點號或片區號為檢索條件,檢索規則數據庫獲得相應類型遊客的空間行為規則。
遊客狀態感知功能是對其他遊客和自身狀態的感知,通過對遊客狀態數據庫的查詢實現。其基本過程如下:
第一,查詢遊客狀態數據庫中自身的速度、屬性等數據;
第二,根據當前位置數據(包括路段號、道、行程),獲得與自身相鄰的其他遊客的編號;
第三,以遊客編號為檢索條件,查詢遊客狀態數據庫,獲得狀態數據。
(4)移動方向決策的模擬
遊客的空間移動方向是由行為目標決定的,因此,遊客對遊客空間移動方向決策過程模擬的實質是對遊客感知環境、其他遊客狀態,確定空間移動目標過程的模擬。如前文所述,TSBS用規劃路徑表與當前目標模擬遊客的空間移動方向決策行為。
遊客對遊客空間移動方向決策過程的模擬:遊客首先查詢路徑表,獲得目標路徑,查詢遊客狀態數據庫,獲得當前目標;當前目標可能是路徑表中的一步,也可能是滿足某種需要臨時確定的目標;檢查當前位置是否目標區域,查詢規則庫獲得相應空間行為規則。總之,遊客空間移動方向決策是通過查詢路徑表、查詢遊客狀態數據庫實現的。
7.3.9移動速度的模擬
空間移動速度的模擬應能真實地反應遊客的空間移動速度變化狀況,實現對遊客時空分布分析,實現對堵塞、排隊等現象的模擬。
遊客空間移動速度的模擬包括兩個方麵:在路段中的速度的模擬、在片區處理速度的模擬。TSBS將片區視為一個黑箱,不對片區內遊客的具體速度與運動方向進行分析,僅對遊客在片區中滯留時間進行分析。
(1)速度的分類
遊客速度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理論速度
理論速度是指路段在通暢的狀況下,各類型遊客團隊移動速度。理論速度在路段規則中進行了定義。對於每種遊客團隊在不同路段中,都有相應的理論速度規則。表7—1表示了在路段001中,類型為0001和0002的遊客的理論速度。理論速度是有方向的。速度的方向與路段行程增加的方向一致,即行程增加的方向為正,反方向為負。另外,理論速度是在一個區間內的值。每個遊客團隊具體的理論速度值是按一定的概率在此區間內取值,由表7—1可知,0001遊客團隊在路段001中僅單向行進,0002遊客團隊則能雙向通行,且不同方向的速度的理論速度值是不一樣的。
安全跟隨速度Vs
人改變其運動狀態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間,設反應時間為tr ,即,當遊客準備改變其運動速度時,其當前速度還會保持至少tr時間,所謂安全跟隨速度是指當前後兩個遊客相距為S時,如果前遊客突然停下,後遊客不會與前遊客相撞的速度。顯然:
Vc=S/tr
其中,Vc為當前速度,即前遊客突然停下,後遊客不會撞上前遊客的最短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