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自下而上的旅遊景區規劃技術—(2)(1 / 3)

TSBS正是根據這一基本行為模式,采用MAS的建模方法,構造模擬遊客個體的計算體——遊客,用GIS及MS SQL Server構建數據庫係統,對空間地理環境、遊客行為規則進行表達;構建遊客狀態數據庫對遊客位置狀態進行記錄。計算體實質是一段計算程序,該程序通過不斷查詢空間數據庫、狀態數據庫,按照知識庫中的規則,不斷更新遊客狀態數據庫中所有遊客在不同時刻的狀態數據。由於遊客狀態數據庫記錄了遊客的位置及屬性變化情況,通過對該數據庫的分析,便可得到景區遊客的時空分布特征、遊客屬性變化特征等,從而為包括景區遊客容量分析等多方麵的景區規劃與管理服務。

7.3.2TSBS 的功能需求

開發TSBS的目的是對景區遊客時空分布及遊客屬性變化特征進行動態、量化分析,為景區管理與規劃服務,因此,TSBS應具有如下功能:

為分析遊客與景區環境的相互作用提供量化數據。主要包括遊客在景區中的時空分布、區域遊客作用的強度等。

為分析遊客的旅遊感受提供量化數據,主要包括遊客旅遊的狀態變化(生理狀態、心理狀態)、旅遊成本變化等。

為完成以上核心功能,係統還應提供相應輔助功能,如數據輸入工具、遊客行為規則、環境條件定義功能等。

7.3.3TSBS的性能需求

TSBS的性能要求包括模擬結果的準確性及模擬效率兩方麵。模擬結果的準確性是指TSBS模擬結果的精度應達到實際應用要求。 TSBS模擬結果的準確性主要表現在對景區遊客時空分布狀態模擬的準確性。當然,由於景區遊客空間行為複雜多樣,做到完全精確是不可能的。準確程度衡量的標準以是否能滿足實際應用為準。

TSBS模擬的效率是否滿足應用要求,是決定TSBS成功與否的關鍵。衡量TSBS運行效率主要通過工作量大小與運行速度來衡量。TSBS的工作量與運行速度都應滿足實際應用需求。

7.3.4TSBS結構

TSBS由模擬條件及數據設定模塊、數據庫模塊、遊客控製模塊、模擬結果分析模塊構成。模擬條件及數據設定模塊主要功能是為TSBS提供模擬條件與數據,包括景區空間數據輸入,遊客類型、數量、屬性數據、空間行為規則輸入,各區域相應管理措施輸入等。數據庫模塊主要包括知識庫、遊客狀態數據庫、空間基礎數據庫。知識庫存儲遊客行為規則、遊客狀態隨時間及路程等因素變化的規律、景區各區域的管理措施等。遊客時空狀態數據庫存儲遊客初始數據及不同模擬時刻遊客的空間位置與狀態。遊客空間行為模擬基於MAS建模實現。一個具有環境感知、自身狀態感知、知識推理、行為決策等功能的智能主體(遊客)代表一個遊客,眾多的遊客(Multi遊客)實現對景區眾多遊客空間行為的模擬。模擬結果分析模塊包括可視化分析及指標分析。可視化分析包括二維可視分析及3維可視分析。指標分析是對遊客時空分布、狀態(勞累程度、饑餓程度、滿意度等)等指標的變化進行的分析。

下文將對構成這些模塊的相關技術進行詳細分析。

7.3.5TSBS中地理空間環境的表達方法

TSBS中地理空間表達方式分兩個層次,一是用於基礎空間數據輸入及模擬結果分析的表達方式,即通常意義的電子地圖。它采用GIS技術進行管理,可以對景區地形、地貌、地物、建築實際情況進行表達,這種表達方式可以稱為實際基礎地圖。另一種用於進行模擬計算的地圖,它是在實際地圖的基礎上進行抽象與簡化得到,這種地圖稱為模擬地圖。

(1)實際基礎地圖

TSBS中。地圖的主要內容包括:景區地形、土地利用、土壤植被、基礎設施、景區規劃及其他數據。TSBS采用Geodatabase數據模型,建立地理數據庫,對這些數據進行管理。

(2)模擬地圖

TSBS進行模擬運算時,需要不斷查詢每個遊客周圍的環境狀況及其他遊客位置與狀態。這些都要求對地理空間數據進行分析,判斷遊客在不同時刻的位置與狀態。由於景區遊客眾多,模擬運行時查詢工作量龐大,例如,要對一個遊客日均流量1萬人的景區進行模擬,設每個遊客平均遊覽完景區的時間為6小時。TSBS對遊客每60秒的狀態進行一次更新,則對景區1天內遊客空間行為的模擬的查詢量為:10000×6×60=3600 000次。要在適當的時間完成如此巨大的查詢工作量,對係統快速處理大量、並發的空間查詢的能力要求非常高。按照目前地理數據的管理與查詢技術,如果不應用巨型機,幾乎是不可能在滿足實際應用的時間要求下完成如此大的查詢工作量。為此,TSBS對地理空間數據進行了抽象與簡化,采用基於客戶機/服務器的關係數據庫管理係統MS SQL Server對此數據進行管理,隻需查詢MS SQL Server數據庫中的相應記錄,就能得到一個遊客所處的環境信息。MS SQL Server是發展成熟的數據庫管理係統,大規模的並發查詢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完全能滿足景區遊客行為模擬的速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