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區域的氣候 這個地區地處內陸,遠離海洋,受高空西風影響較大,加上山體屏障作用等因素,蘭特開曾達阪南北兩側的氣候也有所差異,北側呼圖壁一帶氣候較濕潤,而南側的和靜縣一帶氣候則較幹燥。整個山區氣候瞬息萬變。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地方,氣溫平均在10℃左右,常常有陣雨、陣性大風以及冰雹,夜裏氣溫會降到零度以下。冬季最冷可達-40℃。隻有在7~8月,平均氣溫可達-l8℃左右,是一年中氣溫較高的時期,也是山區河水暴漲的時期。
最佳徒步時間 為了避開洪水,最佳徒步時間是6月、8月下旬到9月下旬。冬季大雪封山,穿越極為困難。
交通 從烏魯木齊乘班車行駛70公裏抵達呼圖壁縣,再經大豐鎮進山,行駛60公裏抵達106團煤礦。
徒步線路 狼塔之路是穿越北天山較為漫長和艱辛的徒步線路。它起始於呼圖壁河穀,翻越5個近4000米的達阪,行程140多公裏抵達天山以南的巴侖台。
具體行程
D1.呼圖壁雀爾溝106團煤礦—呼圖壁林場呼圖壁河貫穿呼圖壁縣全境,最後注入浩瀚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呼圖壁河河穀縱深,兩側峭壁千仞,穀底河水湍急。河穀中有眾多的支穀,如有黑熊出沒的哈熊溝、四季噴熱泉的溫泉溝等。
D2.希勒木呼—喀拉莫依納克高山牧場翻過3064米的喀拉莫依納克達阪進入高山牧場。在達阪下的高山草甸可以清楚地看到古冰川退縮的痕跡,也可以看到冰川運動隆起的冰磧。當天行程約20公裏,在白楊溝達阪下的高山草甸紮營。
D3.翻越白楊溝冰達阪白楊溝冰達阪海拔3862米,是呼圖壁河穀前後山的分界線,翻過達阪就進入了後山的河源峰地區,當地人將這一地區稱為狼塔。因人跡罕至,保持著自然的原始狀態。白楊溝達阪實際是一座雪山,以前人畜根本無法通過。70年代,為了開發牧業資源,呼圖壁縣開辟了進入狼塔的通道,在白楊溝冰川邊緣左側的岩壁上可清楚地看到開鑿的牧道。
D4.沿發源於河源峰的台普希克馬河而上台普希克馬河是呼圖壁河上遊的主要支流,該地河穀狹窄,河水湍急。河穀兩側的山體極為陡峭,人工開鑿的狹窄牧道在垂直的峭壁上盤旋而上。牧道時而通向山梁,時而進入穀底。
D5.翻過庫拉阿特騰阿蘇達阪,進入高山牧場隻有進入庫拉阿特騰阿蘇達阪的溝口後方能發現清晰的馬道。從溝口到海拔3555米的達阪不足4公裏的路程,但海拔垂直升高了1000米。翻過達阪是一路陡峭的下坡,行進6公裏後即可抵達海拔2500米的原始森林。這裏餓狼成群,雪豹、棕熊時常出沒,襲擊家畜。但對徒步穿越者來說,最大的威脅莫過於穀底的滔滔河水。發源於蘭特開曾冰川和蒙格特開曾冰川的河水在穀底彙聚,形成呼圖壁河的一條重要支流,這條支流在7月中旬到8月初的盛夏,水勢巨大,洶湧澎湃。
D6.穿越狼塔高山牧場狼塔高山牧場位於蘭特雪山和蒙格特雪山之下,平均海拔2800米,山勢平緩,穀底開闊,牧草茂盛,是呼圖壁縣少見的優質草場,這也是打通狼塔牧道的誘因。
D7.翻越蘭特開曾達阪抵達哈拉哈特翻越蘭特開曾達阪的線路無馬道可尋,隻能在亂石坡上攀爬。達阪上到處都是堆積如山的冰磧石,在岩石和雪山之間有一個湛藍的湖泊,像是一汪泉水。翻過達阪就進入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地界,這裏是和靜縣的冬牧場,夏季禁止放牧。下達阪行進10公裏會遇到一條向東的瑪納斯河支流,水量也很大。沿這條支流下行10公裏就到了哈拉哈特。哈拉哈特早年是一處大的牧民居住地,現已廢棄,留下的隻是殘牆斷壁。
D8.涉過瑪納斯河支流,翻越哈拉哈特達阪抵達烏魯木齊牧場涉過瑪納斯河支流,在河的南側有一個很狹窄的溝口,溝中一條隱約可辨的馬道直通往哈拉哈特達阪。哈拉哈特達阪海拔3273米,從溝口到達阪垂直高度700餘米,坡度極大。烏魯木齊牧場場部並不是想象的那樣,隻是孤零零的兩排土房子,空無一人。
D9.徒步20公裏抵達終點古仁格勒村古仁格勒村位於東經85°59′03″,北緯43°12′35″,海拔2943米。村裏有一部太陽能衛星電話,一條35公裏的簡易公路可通往218國道。
特別提示 狼塔之路的最大危險是渡河,穿越者要做好渡河的準備,盡量避開7~8月的盛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