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典型車站級係統構成:本車站級係統的基本設備是可編程邏輯控製器,將工業以太網組網模式給應用了過來,並且借助於通信係統提供的以太網接口來對控製中心交換機進行連接。將3台PLC控製器設置於地下車站內,在車站兩端的環控電控室布置兩台,在車控室內布置車站主控PLC,這樣可以有效控製和協調全站設備。PLC之間的連接利用的則是自愈光纖網絡,實踐研究表明,它的可靠性較高。每一個車控室都需要對值班員操作站進行設置,將人機界麵給提供出來。車站值班員操作站的功能主要是監視和控製所有車站機電設備,在車站級交換機中接入值班員操作站,這樣就可以通信與主控PLC。車站值班員操作站需要實現的功能有很多,包括設備管理、故障診斷等,在數據庫內保存設備運行信息。將打印機配置於車控室內,以便打印事件和報表。
在PLC控製器方麵,將通信接口設置於主控製器內,以便與車站FAS控製器所連接,如果出現了火災事故,那麼FAS就將災害控製模式指令發送給主控製器。將一台PLC控製櫃分別設置於車站兩端的環控電控室,人機操作界麵是必須要設置的,以便調試係統,就地控製的功能也可以得到實現。
三是遠程I/O模塊:在本模塊中,包括區間風井、環控機房、現場控製箱以及照明配電室等諸多組成部分,借助於這些部分,就可以對風井內設備、空調機組的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采集溫度濕度等重要信息,對各類水泵的運行狀態進行掌握,及時發現出現的各類故障等,同時,公共區域的照明情況也可以得到實時掌控,還可以檢測到人防門的運行情況。
4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保證城市軌道的正常運行,就需要對城市軌道交通環境和設備監控係統產生足夠的重視,在具體實踐中,需要結合具體情況,科學設計係統結構和實施方案,嚴格依據相關的規定和要求來進行操作,將環境與設備監控係統的功能作用給充分發揮出來,預置各種不良狀態的運行方案,保證城市軌道能夠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曲立東.城軌交通環境與設備監控係統的結構比較[J].都市快軌交通,2006,19(3):123-125.
[2]牛衛星.城市軌道交通環境與設備監控係統集成模式探討[J].智能建築,2011,2(10):99-101.
[3]李世峰,黎江.軌道交通環境與設備監控係統的設計與實現[J].鐵路計算機應用,2006,2(11):55-57.
[4]夏一慶,牛衛星.基於地鐵綜合監控係統的環境設備監控係統應用技術[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2,15(5):66-68.
[5]周海軍,鄒偉.軌道交通環境與設備監控係統程序優化方案應用研究[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1,2(6):233-235.
[6]邱衛華,李健.城市軌道交通環境與設備監控仿真係統研發[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2013,32(5):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