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戰前:最壞最狠的打算戰中:計劃內的酣暢淋漓三路大軍向漠北進軍,準格爾大汗葛爾丹還真是缺乏防備,一邊放出風聲說六萬羅刹火槍兵來為其助戰;一邊盡棄老幼及部分物資從克魯倫河畔向西逃。康熙皇帝根據虎頭提供的戰略情報,認定六萬羅刹火槍兵來助葛爾丹是假消息,中路軍遂成扇麵陣勢追擊葛爾丹。與此同時,漠北昭莫多(今天外蒙古烏蘭巴托),西路軍營帳,韋虎頭在帳內同十幾名親兵,虎頭:“你們知道我為什麼從蒙八旗中挑選你們幾個組成欽差衛隊嗎?”“奴才不知!”親兵回答道。虎頭:“欽差衛隊成員,由原來普通士兵一步登天成為皇家軍校,身穿黃馬褂更是羨煞旁人!但不要以為我韋虎頭的親兵就是那麼好當的,我答應過皇上此戰一定要斬殺葛爾丹。如果我軍萬一戰敗,不管別人怎樣,我和你們幾個就不回去了。就留在漠北牧馬放羊,尋找機會,二十年也好,三十年也罷,一定要到刺殺了葛爾丹為止,明白嗎?我挑選的是勇士嗎?”十幾名親兵聽到虎頭竟然下了如此大的決心,扭曲的麵部表情顯示他們既吃驚又興奮,隊長**當即表示:“葛爾丹搶走我們的家園,殘殺我們的族人,並將我們這些未亡人驅逐到黃河邊上……今日監軍大人如此看重我們,我們誓死相隨!“對,誓死相隨!”均跪倒地上向虎頭行禮。虎頭抬起頭自言自語:“我虎頭憧憬著刺殺葛爾丹後,當著他的兵將的麵挖出他的心,並親自吃掉的場景。這樣葛爾丹大汗的神力就會轉到我的身上,最起碼他的兵將是這樣認為的!”......西路軍行軍迅速,前鋒到達昭莫多時,準格爾部尚未到,西路軍選擇一個山口屯兵(實際上是兩斷山脈交集的鞍部),此山口是準格爾部西逃的必經之路,是虎頭精心挑選的。山口的坡度較陡,騎馬過不去,牽馬過得去,這樣準格爾部隻能用下馬步戰的方式去奪取山口,如果想騎馬繞過山口西逃,因受山川河流所阻,行軍緩慢且基本上會被康熙親帥的中路軍所追上。虎頭同眾位將帥商量後做如下布置:“孫思克率領漢八旗和綠營兵守住山口前坡上半坡,留下山口下半坡給敵人。韋虎頭帶人指揮火炮營駐守山口後側山坡上(山口頂後麵的坡上,現代軍事術語是反斜麵)火炮經過試射,調試到炮彈正好可越過山口頂落在山口前坡的下半坡,火炮營雖然看不到山口前坡的情況,但依靠山口頂兩麵令旗指揮開炮;費揚古率領滿蒙八旗隱匿在遠處待機,以炮聲為號,投入戰場,給葛爾丹致命一擊。後來戰爭在預料之內開始了:準格爾大汗葛爾丹率兵退至昭莫多,發現山口已經被清軍占領,組織兵將棄馬步戰,向山口發動試探性仰攻。坡上清軍嚴陣以待,準格爾軍快接陣時,清軍陣前兩名軍校手持大刀相互說道:“監軍大人說過的,這些敵人騎上戰馬打仗像老鷹,下了戰馬打仗像小雞!”“沒錯,他們不是我們對手!”“剁他們!沒說的。”“兄弟們,我們有‘虎頭監軍’在,我們無往不勝!”整齊劃一,這部分軍陣擺出西北刀法那一接陣姿勢。(側身、放刀、轉手腕、刀背向前,抬頭注視前方,那麼多的人一起做這幾步動作,一定要帥一些!而這兩名軍校正是在銀川城孫思克軍營冒犯過虎頭的兩名軍校。)葛爾丹指揮軍隊幾次進攻均被打退,這時斥候(偵察兵)報告,康熙皇帝親帥的中路軍前鋒已追至一百裏之內,半天之內必會趕來。葛爾丹打算孤獨一擲,,他將所有能戰鬥的人員都組織起來,甚至女眷也都參戰,鼓勵道:“準格爾的勇士們!讓敵人的鮮血盡染我們的戰袍,殺上坡去,過山口,我們回伊犁!”準格爾軍瘋狂地向坡上衝來。站在山口頂的韋虎頭,通過單筒望遠鏡看到準格爾衝鋒陣中還有衣著華麗的貴族女子,也持馬刀參與衝鋒,看來敵人是最後一搏了,命令旗令兵發令開炮。頓時,無數炮彈從站在山口頂的韋虎頭身後飛了出,越過韋虎頭的頭頂砸向山口前坡的下半坡,從前坡由下向上看就像地裏長出的炮彈由天際飛來。聽到炮聲,費揚古率滿蒙八旗騎兵突襲了葛爾丹後營,葛爾丹首尾難顧,僅帶幾千殘兵尋隙西逃,費揚古繳獲大批馬匹、物資並俘獲大量人口,收獲極大而傷亡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