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副交感神經功能亢進,氣道反應性增加,輕微的外來刺激就可以引起支氣管痙攣、分泌增多。維生素A、C的缺乏均可使呼吸道防禦功能減退,粘膜上皮修複能力下降,有利於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發展。老年人由於全身各髒器功能減退,性腺及腎上腺皮質功能衰退,喉頭反射減弱,賁門括約肌收縮功能減弱,胃食道反流導致誤吸,呼吸道防禦功能退化、免疫功能衰減,為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提供了內在的條件。
“慢支”及肺氣腫有什麼危害由於炎症損害小支氣管及其周圍組織,導致管腔狹窄阻塞,氣道正常的纖毛發生不同程度的破壞,清除能力下降,粘液腺分泌亢進,痰量增多,患者可以出現咳嗽、咯痰,尤其是夜間睡眠後管腔內痰液蓄積,迷走神經興奮,分泌物增多,因此,起床時或變動體位後刺激排痰,常以清晨排痰明顯,多為白色粘痰。吸煙、氣候變化、接觸刺激性氣體或寒冷季節受寒感冒,則引起咳嗽加重,痰量增多,急性發作。伴有細菌感染,則變為粘液膿性痰。部分患者急性發作時,有支氣管痙攣而出現喘息,常有哮喘樣發作,氣急不能平臥。隨著病變發展,小支氣管狹窄的出現,肺泡內氣體聚集,壓力增高,肺泡破裂融合形成肺氣腫,殘餘在肺泡內的氣體增多,有效進出肺泡內進行氣體交換的通氣量減少,機體不能夠得到足夠的氧氣,以滿足身體的需要,開始在勞動、上樓、爬坡時有氣促,以後在平地活動甚至靜息狀態下也感氣促。當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支氣管分泌物增多,進一步加重呼吸功能障礙,機體缺氧,體內廢氣不能排除,嚴重可出現呼吸衰竭。肺血管由於缺氧而致痙攣,管壁增厚,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加重右心負擔,最終導致右心室肥大、肺源性心髒病,心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因此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是嚴重影響勞動力和人民健康的一種疾病。
怎樣預防“慢支”急性發作慢性支氣管炎主要根據病史和症狀,凡是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發病持續3個月,連續兩年或兩年以上者即可診斷。但要排除肺結核、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塵肺等引起的慢性咳嗽、咳痰等其它疾病。根據慢性支氣管炎的病情和病程臨床上分為三期:急性發作期:指1周內出現濃性痰、痰量咳嗽增多或伴有發熱症狀表現;或1周內“咳嗽”、“咳痰”或“喘息”等症狀中任何一項明顯加劇。
慢性遷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喘息症狀延續達到1個月以上者。
臨床緩解期:指病情緩解或經治療後症狀基本消失,或偶有輕微咳嗽和少量痰液,保持兩個月以上者。
急性發作期、慢性遷延期以控製感染、祛痰、鎮咳為主,並發喘息者加用解痙、平喘治療。臨床緩解期:以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預防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為主。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能力,以預防感冒,戒煙等以預防和減少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阻止支氣管和肺的進一步損害,延緩肺功能的進一步下降,使病情緩解,盡可能少或無明顯臨床症狀,達到少影響或不影響生活質量。
支氣管的慢性炎症,導致支氣管黏膜上皮及其黏膜下周圍組織的改變是損傷和修複的交織過程,支氣管不能恢複到正常的組織細胞結構,因此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難以根治的疾病,隻有通過預防和治療支氣管的急性炎症發作,使慢性支氣管炎的症狀減輕,臨床症狀減少或基本消除。
戒煙和積極防治感冒是預防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的有效措施。
戒煙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不僅首先戒煙,而且還要避免被動吸煙,因為煙中的化學物質如焦油、尼古丁等,可作用於植物神經,引起支氣管的痙攣,從而增加呼吸道阻力;另外,還可損傷支氣管黏膜上皮細胞及其纖毛,易引起病原菌在肺及支氣管內的繁殖,致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
注意保暖在氣候變冷的季節,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因為寒冷一方麵可降低支氣管的防禦功能,另一方麵可反射地引起支氣管平滑肌收縮、黏膜血液循環障礙和分泌物排出受阻,可發生繼發性感染。
加強鍛煉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緩解期要作適當的體育鍛煉,包括各種體育活動:太極拳、太極劍、木蘭拳等;呼吸體操、遊泳以及耐寒鍛煉可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和心、肺的貯備能力。
預防感冒注意個人保護,預防感冒發生,有條件者可做耐寒鍛煉以預防感冒。
對於既往有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的人,還可以適當的給予藥物,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