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莫讓老年病侵吞壽命(5)(2 / 3)

高脂血症一日食譜舉例:

早餐:去脂牛奶250毫升(脫脂牛奶250克),玉米麵發糕(玉米麵100克),拌萵筍絲150克(萵筍150克)。

午餐:饅頭或米飯100克(麵粉或大米100克),燉豆腐(海帶15克,香菇25克,豆腐100克),炒茄絲(茄子100克)。

晚餐:饅頭或米飯(麵粉或大米100克),西紅柿炒卷心菜(西紅柿50克、卷心菜100克),清燉雞塊(雞塊100克)全日烹調用油10克。以上食譜含熱能1682千卡(7.03兆焦耳)。

其次,運動和體力活動可以降血脂和膽固醇水平。特別是有氧運動再配合適當的飲食控製,能夠有效地控製體重,達到降低血脂和減肥的效果。

運動醫學研究院的一項研究也證明,有氧運動之所以能夠降低血脂,是因為它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受體的基因表達水平,使低密度脂蛋白(俗話說的“壞膽固醇”)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俗話說的“好膽固醇”)水平上升,促進了脂肪代謝。可視身體情況做各種保健運動,如健身操、散步、太極拳等。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由於遺傳因素和多種環境因素共同作用,造成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引起糖、蛋白質、脂肪等的代謝紊亂,臨床以高血糖為主要表現的一組全身性代謝紊亂的疾病。糖尿病並不是一種新發現的疾病,它幾乎與人類曆史一樣久遠,早在2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已經有相關描述,將此病命名為“消渴病”,並一直延用至今。臨床上常用的“消渴丸”就據此而來。1921年,加拿大醫生班亭首次將胰島素用於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並取得成功。在過去的80多年中,糖尿病已由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變成一種隻需要改變生活方式,必要時輔助藥物治療就可以控製的疾病。

血糖與胰島素人體血液中會有一定濃度的葡萄糖(簡稱血糖)。糖尿病患者總是非常關注自己的血糖,總是盼望血糖能夠降下來,其實糖在人體內並非“禍害”,任何人、任何時候血液中都必須有糖的存在。血糖是供給人體活動的主要能量來源,就象汽車運轉需要汽油、電燈照明需要電一樣。正常情況下,進食後胃腸道將食入的碳水化合物消化成葡萄糖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一部分血糖被人體細胞利用後產生能量,以供我們工作生活;另一部分的糖會儲存起來。這樣,血糖就會下降。饑餓時原儲存在體內的葡萄糖釋放出來進入血液,於是血糖上升以供人體利用。

胰島素是由人體的胰腺分泌的一種降糖激素,人體中隻有胰島素一種激素可以降血糖,胰島素降血糖就好像一把打開葡萄糖進入細胞之門的鑰匙。沒有胰島素,葡萄糖就不可能進入其內,葡萄糖就不能被人利用。打個比方:如必須把煤或木材放進火爐中,才能使其在爐子中燃燒,而一個細胞好像一個火爐,隻有把葡萄糖這樣的煤放入細胞這樣的火爐中,才能使其在細胞中被利用,所以,隻有火爐和煤還是不行的,必須把煤放進去,怎樣才能放進去呢?得靠胰島素。

為什麼會得糖尿病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我國糖尿病人正日益增多,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目前,我國的糖尿病患病率為1980年的5倍,多數城鎮的發病率已超過5%,而在有些地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的糖尿病發病率已高達15%。

糖尿病是繼心腦血管病變、惡性腫瘤之後引起致死、致殘的第三位殺手。據預測,到2015年我國的糖尿病病友人數將達到6000萬,而且,其發病年齡越來越趨於年輕化。

為什麼會得糖尿病?首先,人體在“神經一內分泌”直接調節下,血糖水平與胰島素分泌量之間配合恰當,使血糖能維持在穩定的水平,隻有當血中葡萄糖不能被轉換和利用時,才會發生糖尿病。如前所述,胰島素就像一把鑰匙,能打開葡萄糖進入細胞大門的鎖,當各種原因導致“鑰匙”數量和質量下降,或者“鎖”的數量和質量下降時,就發生了糖尿病。比如,由於外傷、腫瘤等直接損傷了胰島細胞,當破壞嚴重時,產生和釋放的胰島素減少,就好像“鑰匙”數量減少一樣,不能打開更多的“門鎖”,此時葡萄糖不能全部進入細胞的大門,留在血液中,所以血糖升高。

某些Ⅱ型糖尿病患者,體型肥胖,脂肪細胞數量沒有增加,脂肪細胞體積增加。在脂肪細胞上有胰島素受體,就好像是門鎖一樣,此時,“鑰匙”與“門鎖”數量都正常,但“門鎖”體積增加,“鑰匙”不能完全插入大門“鑰匙孔”,原本5把“鑰匙”開5把“鎖”,可能現在由於“門鎖”變大了,5把“鑰匙”隻能開4把“鎖”。這樣,雖然你的“鑰匙”正常,但由於“門鎖”變了,5把“鑰匙”發揮不了5把“鑰匙”的功能,隻能發揮4把“鑰匙”的作用,造成相對性“鑰匙”減少,有一把“鎖”打不開,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的大門,留在門外,使血糖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