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影《功夫》中古箏樂曲的視聽體驗研究(2 / 3)

(一)古箏樂器的高潮與回味效果

1.《箏鋒》的高潮高峰運用

《箏鋒》這首古箏曲的形成經曆了曲折和漫長的過程,作曲家在吸收了《漁舟晚唱》作品後精心融入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感悟,最終形成了和影片情節完美契合的《箏鋒》古箏曲。《箏鋒》在影片中成功巧妙的運用,其背後是作曲家深厚的功夫和心思的付出。當然,作曲家的心思也沒有白費,影片一經播放,古箏樂曲的成功運用讓無數觀眾對古箏樂曲久久難忘,讓觀眾喜愛有加,大大增強了《功夫》的藝術價值。在《功夫》中,斧頭幫費盡心機找兩個瞎子去對付包租婆,每當要撕戰殺人時,古箏音樂就緊密響起,其絲絲縷縷的緊促聲音傳入觀眾們的耳邊。在兩個瞎子與五郞八卦棍奮力廝殺的整個過程中古箏樂曲更是急促不斷,環環相扣,給人期待,令人心懸。

2.《東海漁歌》的巧妙時機運用

在《功夫》這部優秀影片中,主演周星馳吸引了觀眾的眼球。他的一笑一顰、一舉一動、一言一語,使得觀眾也隨之發生喜怒哀樂、鬆緊張弛的快速變化。在影片中,周星馳飾演的主要人物阿星在進豬籠城寨時,懷揣著自己樸素的夢想來打拚,《東海漁歌》古箏樂曲適時演奏,讓人們立刻提起精神,讓人電影劇情充滿期待。周星馳飾演的阿星本來是一個意誌力極其薄弱的小人物,然而小人物也有樸素的夢想,他在自己一事無成的現實情況下,也開始思索如何成就自己的夢想,他想借助豬籠城寨這個特殊地域達成自己的夢想。而這個特殊地域又是斧頭幫想要鏟平的勢力範圍。無論是斧頭幫派人到豬籠城寨殺人時的《箏鋒》,還是阿星進豬籠城寨時的《東海漁歌》等古箏樂曲,都給影片觀賞者們帶來視聽上的獨特感受。

三、 古箏樂曲在影片中渲染與深化效果

電影作品中為了情節需要,有時演繹出輕鬆活潑的氣氛,有時演繹出離奇驚異的氛圍,也演繹出緊張肅殺的氣氛。影片的不同氣氛可以通過不同的古箏樂曲演繹來體現,古箏樂曲的演奏再配合精彩畫麵,使得觀眾快速融入到影片渲染的氛圍中。風暴雷鳴和鶯歌燕舞很自然地就能夠營造出不同的氛圍。《箏鋒》和《東海漁歌》在給觀眾帶來獨特視聽感受的同時,也渲染了影片的劇情發展,阿星進豬籠城寨時古箏曲的播放讓人感受到小人物身上勇敢與拚搏的精神,斧頭幫進豬籠城寨殺人時,觀眾很自然地從心底感受到一種肅殺和緊張的場景。激烈的打鬥氛圍一直融合在影片中,但當看到豬籠城寨中的深藏高手從容對抗斧頭幫的殺手時,觀眾們的內心由緊張急促變得輕鬆平緩起來。

(一)古箏樂曲在電影中情感抒發作用

無論是哪一部影視作品,影片中都會著力塑造性格不同的角色,而不同人物的內心情感也是極其豐富的。影片中不同人物的內心情感,在不同的時期各不相同,並情節的發展不斷變化。電影中人物的情感變化,要想得到有力生動刻畫,既可以運用直白的語言來體現,也可以借助風格迥異古箏樂曲來有效表達。一首古箏作品也是由一個個細節搭建而成,每一個細節看似微不足道,其實代表了人物情感的微妙變化,在曲目中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諸如《漁舟唱晚》《高山流水》這樣的古曲,節奏舒緩,講求韻味,其韻味則體現在演奏者左手顫弦、按弦、滑弦、揉弦技巧的掌握。這些技巧看似容易,實則細節極多,難於掌握。以古箏的滑弦為例,音準絕非輕而易舉可以掌握的,在不同曲目甚至是不同的段落,對起音、過渡音、止音的比例要求均有不同,演奏者需要經過反複的練習、推敲才能達到演奏水平。這些演奏細節充分抒發了電影人物的情感變化,節奏緩慢,體現人物心情舒暢;節奏緊湊,體現人物心態加速,產生緊張感、激烈感和期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