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聽到被朝廷冊封為大將軍的時候,眾人並沒有說什麼,畢竟你董卓也就是占據一個長安和天水,就能做到當朝太師的位子上(董卓到了長安之後自封的),孫堅如今已經坐擁兩州之地了,根本不能再用驃騎將軍這個官職了,你的問不成武不就的弟弟都能成為車騎將軍,和我家主公平起平坐了。
隻是後麵那句總督四州之地,才是真正陰險的地方,作為當朝大將軍,的確應該總督天下兵馬,但是李儒不傻,知道讓孫堅總督天下兵馬,那些諸侯肯定能看出來,這是李儒的借刀殺人之計。但是,如果隻是單單總督冀幽青並四州的話,就能讓剛剛占據並州,斬殺袁紹的冀州軍很輕易的再次陷入戰亂之中。
很快,孫堅受封大將軍的消息傳播到大漢的各個角落了,同時總督四州之地的消息也跟著傳揚了出去。尚在陳留的曹操此刻看著手中的竹簡,道:“沒想到孫文台竟然已經位列大將軍了,而且已經占據了兩州之地了,有這個名頭,孫堅可以隨時發動青州和幽州之戰。仲德、長文、誌才,傳下命令,大軍立刻加緊訓練,我一定要最快速度的獲得兗州之地。”
遠在南陽的袁術也同樣獲得了消息,不過現在的袁術和平常不一樣,沒有再眉飛色舞的討論著該攻打哪裏,而是沉默不語,心裏卻在想著:“兄長果然還是失敗了嗎,不過,這樣一來,整個袁家就隻能依靠我袁術了,本初兄長,一路好走,你的家眷,我袁公路替你養著,等日後我袁術拿下江東,必興兵北上,為兄長報仇!”
而荊州的劉表得到消息之後,隻是沉默了半響,便接著與麾下的文士們探討文學,絲毫沒有擔憂的意思,本來兩方在之前就已經結盟了,而且李俊還幫助自己平定了區星之亂,劉表相信,隻要孫堅沒有平定中原地區,自己的荊州就絕對不會麵臨孫堅的兵鋒。
與劉表的反應恰恰相反,本來與孫堅同樣結盟的陶謙,卻對著自己麾下的文武下令道:“傳我命令,再次給我招兵買馬,苦練軍隊,一旦孫堅占據了青州,我等就需要時刻提防冀州軍會不會南下了。”
而此刻在北平的公孫瓚獲得消息之後,哈哈大笑道:“原來如此,袁本初這個家夥還是死了嗎?也對,被孫堅占據了道德和實力的製高點,再加上地勢的優勢,就算是換成我公孫瓚,都能滅了袁紹。不過,總督四州,哼,我公孫瓚倒要看看,你孫堅手裏邊連一支像樣的騎兵都沒有,怎麼跟我公孫瓚鬥!”
而與其他幾路諸侯不同,遠在北海的孔融卻召集了手下的文武,道:“朝廷的消息,爾等都收到了吧,之前我孔融還可以借口青州沒有刺史,而能夠逍遙自在,但是現在孫文台已經獲封大將軍,總督四州之地了,且麾下文武極多,兵精糧足,我孔融自問不是對手,不知諸位認為我等是否投降,或許可以保住我等的職位,就如張稚叔那樣。”
孔融麾下的謀主王修知道,自己的主公會盟結束之後,便被董卓的西涼軍和孫堅的冀州軍給嚇破膽了,想必就算自己強逼著孔融率兵抵禦冀州軍,這位北海太守到了陣前,估計都會直接投降吧,與其那樣,還不如跟隨自家的主公一起投降算了,畢竟冀州軍不管是錢糧還是麾下的人才都是天下之最,算是最好的歸宿了。
而作為武將之首的武安國同樣沒有意見,在看到麾下文武的情況之後,孔融便道:“來人,我這裏有書信一封,將其交給大將軍,我孔融願意投效在大將軍麾下,還請大將軍派出兵馬,前來接收防務。”
於是,隨著孫堅被任命大將軍的事情之後,緊接著再次爆出了一個更大的消息:北海太守孔融直接率領麾下的文武投降了!接到消息的一眾諸侯頓時傻眼了,這也太荒唐了吧,連打都不打就降了?之前也沒見到孔融有多親近孫堅啊。
而距離孔融並不遠的徐州刺史陶謙,此刻已經滿眼含淚了:“孔融,你個傻子,這個時候投降了,不是把我陶謙完全暴露在冀州軍的軍鋒之下了嘛,孔文舉,我陶謙這輩子跟你沒完!”
PS:嘛,這算是今天的第二更了哈,另外明天小胖去省城玩會去,可能回來很晚了,明天估計也就一更了,恢複兩更估計等後天了,前提是沒事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