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占領平原郡(2 / 3)

但是,劉備並不想那樣做,自從有了這無千餘人正規軍之後,劉備不但瞧不上自己之前招募的兵勇,更瞧不上連這五千大軍都供應不了的平原縣了,再加上自己的師兄公孫瓚在聽說劉備手裏有一支正規的西涼騎兵之後,便急切的將劉備三兄弟招致麾下效力。

於是,劉備三兄弟便北上來到了幽州,至於李俊等人當初所想的便是暫時不與公孫瓚發生衝突,畢竟公孫瓚即便在汜水關折損了不少軍隊,但是手裏依然存在一支雄厚的騎兵,而冀州軍現在除了麴義的先登營能夠對付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之外,別的步卒碰上公孫瓚的騎兵絕對會被虐的很慘很慘,至於冀州軍的騎兵,就真的嗬嗬了。

正是考慮到現在還不是平定幽州的時候,李俊才建議孫堅與公孫瓚暫時結盟,冀州軍先行消滅並州,再從並州獲取大量的戰馬,然後訓練騎兵,等到冀州軍的騎兵到了一定規模之後,才是消滅公孫瓚的時候。

同樣的,公孫瓚手下的謀主關靖同樣不希望公孫瓚率領騎兵南下,因為公孫瓚不光在汜水關折損了萬餘人馬,還折了大將公孫越,會盟結束之後,公孫瓚不但什麼都沒撈著,反而回到幽州之後,還要時常抵禦外族的侵略。

因此,在聽說了自己的師弟劉備手裏突然多出了一支正規的西涼騎兵之後,興奮的公孫瓚頓時將劉備三兄弟緊急的召了回來,這樣一來,盡管手裏損失了萬餘人馬,但是如今又補充了五千西涼騎兵,再加上關羽和張飛都是當世之虎將,遠不是公孫越能夠比擬的。

至於公孫瓚麾下戰死的騎兵大多數都是死在這些西涼騎兵的手下,這一點放到別的諸侯身上可能會是一個隱患,但是放在公孫瓚身上,則都不是事兒,作為整個大漢最靠近外族的幽州,公孫瓚的麾下騎兵,也多多少少的沾染了外族的習性,外族最崇敬的便是強者,哪怕這個人斬殺了自己的親人,隻要這個人足夠強,那麼被斬殺親人的人盡管心裏有些悲痛,但是依然敬佩這個人。

正是因為這樣的心性,導致那些草原上的外族作戰非常勇猛,因為隻有作戰勇猛,自身實力強大的人,才能坐在部落的單於的位置上,也正是因為這樣,外族盡管讓漢民們異常的唾罵,但是同樣的也讓處於外族鋒芒下的漢民異常的惶恐。

公孫瓚的麾下正是因為同樣有這樣的習性,才會震懾住那些外族中的小部族,但是那些大部族卻不能這麼做,因為那些大部族手裏掌握著大量的戰鬥力,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震懾就能讓他們妥協的。

這就是為什麼,盡管幽州刺史公孫瓚麾下有冠絕天下的騎兵,但是依然不能輕易南下的原因所在,因為一旦公孫瓚率領軍隊南下,那麼那些外族絕對會跟著自己一起南下,那麼自己等於是給外族當了打手,自己在前麵攻城略地,外族隻需要跟在自己身後撿現成的就行了。

在手裏多出了劉備三兄弟的五千西涼騎兵之後,公孫瓚麾下可用的兵力終於不用為了過長的邊境線,而出現捉襟見肘的事情了,不過為了能夠盡快的補充自己損失的戰鬥力,公孫瓚還是決定讓劉備獨領一軍,不過劉備的麾下就不能是關羽和張飛了。

公孫瓚也不傻,知道自己讓劉備獨領一軍已經是優待了,如果再讓劉備與關羽和張飛在一起的話,那麼哪天自己一不小心便會人頭落地了,能滅了劉虞,占據幽州的公孫瓚顯然不是一個傻瓜,縱然劉備當初的在盧植的學生中屬於旁聽生,但是公孫瓚依然非常了解自己的這名小師弟。

這位小師弟別的能力不見出色,但是論嘴皮子和蠱惑人,這小子絕對是一名行家,公孫瓚曾經親眼看到,受到欺負的劉備,蠱惑其他的師兄弟幫助自己報了仇,而且這小子都沒動過手,完全是讓別人動的手。

考慮到這個情況,公孫瓚對於劉備麾下的將領,便是想之又想,終於確定讓公孫範和自己的親信大將田豫作為劉備帳下的將領,這種名為幫助劉備統帥軍馬,實際上卻是變相的監視著劉備,公孫瓚生怕這個小師弟突然從自己眼前消失,然後取了自己的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