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利用蜂膠由來已久,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對蜂膠有一定認識。兩千多年前,古希臘亞裏士多德的《動物史》
記載:“蜂膠這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的黑蠟,可用於治療皮膚病、刀傷和化膿症。”一千年前的阿拉伯醫學家阿維森納在《醫典》中詳細描述了蜂膠的特征和用途,指出“當拔出身上的殘刺斷箭後塗以蜂膠,消毒傷口、消腫止痛,神效”。曆來,印度人用蜂膠治療熱帶傳染病;太平洋諸島居民用來治療腹痛;前蘇聯衛國戰爭期間,蘇軍由於醫藥,尤其是抗菌素類的抗菌消炎藥物極度缺乏,很多傷員因傷口潰瘍導致敗血症而死亡,軍醫采用蜂膠製劑進行治療,獲得很好的效果;我國老百姓也早就知道蜂膠可以治牙痛、雞眼和鼻炎。現代臨床上認為其功能為抗菌消炎、調節免疫、抗氧化、加速組織愈合。用於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輔助治療。內服0.2~0.6克。
外用適量。
蜂膠中大量的天然高分子物質,對於某些過敏體質者會產生應變性反應(即過敏反應)。輕者會在局部出現紅色濕疹樣斑塊和瘙癢;重者會發生頭痛、惡心、低燒,甚至心律過速等不良反應。停止使用蜂膠後,過敏症狀一般在三四天後消失。對於出現過敏反應嚴重的患者,應立即到就近的醫院進行治療;而對於有過敏體質的人,最好不要接觸或食用蜂膠。
蜂膠中揮發油組成占5%~7%,所以包裝蜂膠時應用無毒塑料薄膜、蠟紙和牛皮紙,以防止蜂膠中揮發油組分的揮發。包裝好的蜂膠,集中裝入幹燥、清潔無味的木箱或編織袋內,放置在通風良好且溫度20℃以下的避光處保存,不要讓陽光直接照射,因為萜烯類物質在陽光照射下容易變色。
總之,要在密封條件下避光保存。
【現代研究】
蜂膠是一種天然保健食品,其成分極為複雜,含有黃酮類、萜烯類、酮類、酯類、醇類、酚類、醚類、有機酸和大量的氨基酸、酶類、維生素B類、維生素E和維生素A,以及礦物質等。現已證實,蜂膠含有100多種化學成分,其中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在生物生存所必需的38種化學物質中,蜂膠含有34種之多。可以說蜂膠是植物具有保健成分的高度濃縮物,其成分之多,濃度之高是一般植物無法相比的,其中大量黃酮類、萜烯類等物質的存在是蜂膠極具保健作用的重要因素。
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蜂膠中含有大量黃酮類、芳香酸、脂肪酸及萜烯類化合物,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其所含黃酮類化合物是其抗真菌作用的重要成分。蜂膠作為天然免疫刺激劑,能強化免疫係統,增強免疫細胞的活力。蜂膠的黃酮、酚、醇、萜、烯等化合物,具有直接殺滅癌細胞、抗病毒、抗病菌、增強免疫力作用及消除活性氧作用,特別是黃酮類物質,具有抑製癌細胞生長和控製癌細胞增殖的功能。糖尿病是現代疾病中的第二殺手,其對人體的危害僅次於癌症。蜂膠可以說是糖尿病患者的保護神,蜂膠中的黃酮類和萜烯類物質具有明顯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且蜂膠還有加強藥效的作用,在注射胰島素或服用一般降糖效果不好時,可加服蜂膠,能大大地提高藥效。另外科學試驗和臨床應用已經證明,蜂膠具有廣泛的藥理和生理作用,是“三高症”患者理想的健康食品和輔助治療劑。
科學家給蜂膠的美稱是:“最完美的天然廣譜抗生物質”、“天然免疫增強劑”、“血管的清道夫”、“健康的保護神”。
【食物療法】
1.蜂膠蜜(《食療與保健》)按1∶10的比例與蜂蜜攪勻,每日服用15~20克蜂膠蜜,或加在麵包、餅幹、蜜水、牛奶中服用。可抗菌消炎,治療口腔潰瘍,降脂降壓,提高免疫力。
2.白菊蜜膠茶(《當代健康報》)取蜂蜜、蜂膠水溶液各適量,杭白菊1克。沸水1杯衝泡杭白菊,待水溫降至40℃時兌入蜂蜜15克、蜂膠水溶液5~10滴混合後代茶飲。適用於流行性感冒或普通型感冒。
3.蜂療飲(《中國蜂業》)將蜂王漿、蜂花粉、蜂蜜按1∶1∶2的比例混合,每日服80克,堅持服一個月。可輔助治愈痔瘡。
4.蜂膠保健茶(《中國養蜂》)取蜂膠100克,適量酒精,花茶或紅茶。將蜂膠放在冰箱中冷凍,取出粉碎,放於75℃酒精中浸泡3~7天,用食用酒精或高度白酒,每500克酒精加蜂膠粉100克,取其濾清液即為蜂膠酊。選用花茶或紅茶與蜂膠酊拌和,茶葉浸透而蜂膠酊沒有溢出,拌好後再加蓋悶10~20分鍾,酒精將全部蒸發掉,蜂膠附著在茶葉上,烘幹即可。飲用時結合個人飲茶習慣,適當掌握濃度。此茶具有保健作用,輔助治療牙周炎、咽喉炎、鼻炎、感冒、腹瀉等病源引起的疾病。普通人一般都可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