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硬的市場“鎧甲”。消耗化石能源的傳統汽車是地球氣候變暖的元凶之一毋庸置疑,而為了遏製環境汙染的腳步,人類將夢想寄托在新能源汽車身上,然而,舉步維艱、身敗名裂者居多。特斯拉曆經十年臥薪嚐膽,得以脫穎而出,特斯拉的成功不僅取決於Roadster和Model S漂亮的外表,也不能完全歸功於技術之力,獨特的市場戰略與拓展模式不可或缺。

與國內將電動車布局在公交車和出租車領域的定位不同,特斯拉一開始就將電動車定位在超級跑車。特斯拉對產品開發的商業模式遵循“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開發高端、高性能運動型電動汽車,以足夠的“炫”吸引第一批目標顧客;第二階段開發價格接近奔馳、寶馬等豪華品牌的電動轎車;第三階段推出價格能被普通大眾接受的低成本經濟型電動汽車。售價高達10.9萬美元的Roadster敞篷跑車以及標配7萬美元的Model S所贏得的市場熱賣成效,足以證明特斯拉已走到了戰略規劃的第二步,而且還能由龐大明星顧客陣營強烈感受到特斯拉首期營銷戰略的成功。

按照計劃,特斯拉將在2013年下半年推出Model S車型之後的SUV車型Model X,於2016年前出售價格低於4萬美元的大眾電動汽車。業內人士預測,特斯拉第三代車型的銷售目標為20萬~30萬輛。依據英國投行巴克萊的分析,特斯拉進入大眾市場的成功性在70%以上。同時,巴克萊預測,一旦特斯拉的小眾豪車轉向大眾高檔車成功,其股價可能漲至137美元;無獨有偶,摩根士丹利的報告稱,若小眾市場開發成功,以2012年為基數,特斯拉的營收到2016年將增長10倍,到2020年將增長30倍,到2030年將增長60倍。

在商業模式上打破常規的同時,特斯拉的營銷渠道也自成一體。觀察發現,特斯拉目前並不采用與汽車分銷商合作分成的傳統銷售方法,而是直接擁有銷售網絡,而且,特斯拉的專賣店也不開在傳統汽車銷售商雲集的地方,而是布局在大商場裏。這樣,一方麵可以利用商場的優勢向更多客戶推介自己的概念車,同時也使得準車主們在等待充電的同時逛逛商場。直銷模式取消了分銷商環節,使得利潤最大限度地流向特斯拉,也使得價格更加透明。

必須強調的是,雖然Roadster和Model S目前都定位為高端產品,但並不是少數人才能夠消費的奢侈品。特斯拉與銀行合作向消費者推出了首付10%車貸的業務,而美國不同州的消費者可享受7500~15000美元不等的政府補貼,該補貼足以覆蓋首付金額。如果扣除節省的油錢等因素,消費者每月最低僅需支付500美元就可以擁有一部Model S。而三年以後,如果購買者願意把車轉售給特斯拉,將按奔馳S級的折舊率得到現金返還。這也被視為特斯拉在拓展消費人群方麵的一個突破性舉措。

構造超級充電網絡是特斯拉排除消費者後顧之憂的最得力之舉。目前,特斯拉的充電站網絡僅有9個投入使用。按計劃,到2015年將增至100個,消費者不到一小時就可以為汽車充滿電,而且完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