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遇到孩子手足發涼時,如果孩子所穿的衣服並不少,就應想到可能是發熱的一種假像,這時可以用體溫表測量孩子的體溫;如一時找不到體溫表,可用手摸摸孩子的胸腹部和腋下,或麵對麵感覺孩子呼出氣體的溫熱度。
食療膳方
牛奶米湯
用料:大米,牛奶。
製作:牛奶米湯的製法非常簡單,隻需將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爛,濾過米渣,加入牛奶調勻即可。
功效:米湯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熱量,容易被腸胃消化,而且米湯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變成易於消化及吸收的分子。
西瓜汁
用料:西瓜。
製作:新鮮的西瓜,去籽去瓤,榨汁,代茶頻服。
功效:降溫利尿。
便秘
如果孩子有明顯的腹痛、腹脹、嘔吐、便血等症狀出現,應及時到醫院檢查,確診引起便秘的原因,以防延誤其他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由於個體間有差異,孩子是否便秘,不能隻依據排便頻率,而是要對孩子大便的質和量進行總體觀察,隻要性狀及量與以往相比是正常的,孩子又沒有其他不適,就不是便秘。
孩子便秘了怎麼辦?
腹部推拿
手掌向下,平放在孩子臍部,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推揉。每天一次,每次3分鍾,這不僅可以加快孩子腸道蠕動進而促進排便,並且有助於消化。
肛門刺激
孩子實在拉不出大便,可以用肥皂頭、開塞露塞孩子的肛門通便。或者把孩子的屁股放在熱水裏捂一捂,這些都對排便有幫助。但是這種方法要盡量少用,防止孩子形成條件反射,以後會習慣性依賴這種方法通便。
藥物治療
可以給孩子吃一些調理腸胃的藥,像媽咪愛、培菲康、合生元等都可以。清火的藥可以服,但不能長期服用。
怎麼預防孩子便秘?
養成排便習慣
孩子3個月左右,爸爸媽媽就可以幫助他逐漸形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了。從3個月開始,可以根據平時孩子的大概排便時間,在孩子願意的情況下,定時地為孩子排便,使之養成習慣。
飲食注意
孩子吃得太少也會引起便秘,一般奶粉喂養的媽媽比較容易掌握量,母乳喂養的話,可以根據孩子的體重來判斷奶量是否夠,孩子在前3個月基本上每個月長一公斤,如果體重不達標,那就可能是孩子吃不飽了。
保證活動量
運動量不夠有時也容易導致排便不暢。因此,要保證孩子每日有一定的活動量。對於還不能獨立行走、爬行的小孩子,要多抱抱他,或適當揉揉他的小肚子,不要長時間把孩子獨自放在搖籃裏。
食療膳方
蜂蜜白蘿卜
用料:白蘿卜250克,蜂蜜。
製作:將白蘿卜洗淨榨汁後加入適量蜂蜜即可。
功效:排氣通便。
荸薺鮮海蜇湯
用料:荸薺5~10枚,鮮海蜇50克。
製作:將荸薺洗淨、去皮、切碎,與鮮海蜇一起煮湯。
功效:清理內熱,理氣潤腸。
消化不良
孩子一次吃得太多,或者吃的太快都有可能導致消化不良。而某些孩子的體質也會對特定的食物產生消化不良的反應。如果已經知道是哪種食物,父母就應當盡量讓孩子少吃該食品。
五招對付孩子消化不良
通常消化不良會導致燒心的感覺。雖然聽起來很嚴重,但別擔心,這並不是意味著孩子的心髒有問題。燒心的感覺來自於胃酸回流,有些胃酸會通過食道流回到喉嚨,食道受到了損害,當硬質食物流過,刺激了受傷的食道。所以孩子會有灼燒的感覺。
幼兒通常不知道自己不舒服的原因,這往往讓他們感覺更難受。說不出的疼痛讓他們表現非常煩惱。這種由胃酸引起的消化不良的最好的治療就是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1)首先讓孩子的飲食有規律並且符合他的體質。確保每頓飯適量不至於太多,確保食物不會含太多脂肪太過於油膩。不要讓孩子吃太多的巧克力或者橘子,兩者都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2)告訴孩子吃飯的時候要細嚼慢咽。吃飯不要太快,要把食物充分咀嚼(大約是十秒鍾),這樣才能更好地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