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者,百病之始也。”風為春季之主氣,所以春天是風邪病的多發季節,但其實,風邪導致的疾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風者善行而數變。”所以其致病特點是發病多,變化快。再者,寒、濕、燥、暑、熱等外邪,也多依附於風而入侵人體。因此,預防風邪致病是養生的重中之重。
風嘯春天,養肝是上策
春季需養肝,因為春天肝氣足,肝火旺盛。而且春天對應著風邪,風邪容易使人致病。尤其頭部是諸陽之彙,春天最應該保護。所以在春天,不要太著急減衣服,要稍稍注意保暖。您健康了,全家才能幸福。
大家應該經常看到古代作戰的場景吧,在每場戰役中,先鋒將軍往往會衝殺在最前方,他們很重要,卻也很危險。現在,在我們體內就有這麼一位先鋒將軍,它就是我們的肝髒。肝主疏泄和藏血,它的生理特性是主升主動,喜條達而惡抑鬱,所以稱為“剛髒”“將軍之官”。
肝在五行中屬木,與春天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相通應,所以,春天的時候我們的肝氣最足,肝火最旺,肝髒的功能往往也就最強大。可是這個“先鋒將軍”往往是“最危險”的!所以春季最應該把肝髒好好養一養,隻有這樣,我們體內的這位先鋒將軍才會越來越勇猛,功能才會更加強大。
“春季養肝”可不能隻是一句空話,到底我們該怎麼做?
首先我們來看看幾個食療的小妙方吧。中醫常說,綠色入肝,所以,凡是綠色蔬菜,都是對肝髒有好處的。
另外,春天應該多吃一些芽類的東西。春天萬物開始生發,吃一些升發陽氣的芽類蔬菜,對於肝髒自然有諸多好處,像韭菜、春韭、香菜芽、筍芽、蘆筍等。在這些芽類的基礎上,可以做出下列食補的小方子。補肝養肝的菜有:
茄汁青魚片:青魚,補肝明目、養胃健胃。
素燜扁豆:扁豆,被譽為春季首選健脾和胃的素補佳品。韭菜豬肝湯:韭菜性溫辛香,春天吃最能助陽益氣,以其配豬肝可補肝養血。適用於肝病、夜盲症、便秘等病患。
黑米粥:黑米性平味甘,含15種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為春季進補佳糧。
蔥白生薑茶:大蔥1根,砸扁切碎放鍋內,加開水1碗,取旺火燒沸,加紅茶葉一大撮,調入生薑汁1匙,衝濃茶趁熱飲。隨即蓋被就寢,可增熱禦寒,對補肝養肝很有效果。
上麵說的方法很多,選一個最喜歡的,多試試吧。其次,常戴帽子,多穿馬甲。中醫講“頭為諸陽之彙,不勝陰濁”,就是說,頭是全身陽經交彙的地方,不能過分感受陰寒邪氣,如果頭出毛病了,那麼抵抗力就下降了,所以,我們必須加強護衛,最好的方法就是戴帽子。穿上馬甲,可以護上前胸、後背,因為後背是膀胱經和督脈經過的地方。膀胱經,主治頭麵五官病,項、背、腰、下肢病症及神誌病;督脈主治神誌病、熱病及腰骶、背、頭項等局部病症及相應的內髒病症。它們都屬於陽經,陽經還沒有達到很強的時候,它就容易受寒邪,膀胱經就像柵欄一樣,來護著我們一身的陽氣。
風水裏講究“木生火”,如果春天你把肝木調理好了,您的心髒也會非常健康,您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會變強,生活就會紅紅火火。
平常就多做做養生,把肝髒養好,把身體養好。您的身體健康了,就是為您的家庭做了份貢獻,您的家就多了快樂,家裏的人氣就旺了,這個家就是好風好水地。
風致頭痛,可針灸穴位
俗話說,誰沒個頭疼腦熱的?我們每個人都受過頭疼的折磨。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會忽視了它的嚴重性,一旦發生頭痛,總是認為沒什麼大不了的,挺一挺就過去了,可事情往往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頭痛對我們的危害很大,會導致記憶力減退、失眠、健忘、偏食、厭食、身體偏瘦、血壓偏低等。
我曾經遇到過一位頭痛的病人,她告訴我,近一個多月前有天晚上,她洗完澡頭發沒有幹就睡覺了,由於是夏天,室內還開著空調,導致頭部半邊感覺發重、發脹、發痛,非常難受。我讓她伸出手來,隻見她食指指甲出現橫向的凹陷,就很肯定地告訴她,你這是得了風濕性頭痛,要趕緊治療,及早地除根。
在中醫上,風濕性頭痛是由於感染了風邪、濕邪、寒邪等六淫邪氣引起的。風邪來去疾速,無孔不入,並且“善行而數變”,感受風邪的病多數病位不固定,疼痛往往會走竄。“寒則凝,凝則痛。”人身氣血津液的運行,全依賴一身陽和之氣的溫煦推動,一旦感受陰寒之邪,陽氣就會受到損害,失去了應有的溫煦作用,經脈氣血就會運行不暢,甚至阻滯不通,“不通則痛”。
有風濕性頭痛的人都知道,疼痛很難忍受,而且,天一變涼,痛得會更厲害,這往往就是寒邪在作怪。濕為重濁之邪,“重”就是沉重,指它導致的疾病往往有很強的沉重感,如頭身重困;其性黏膩、停滯、彌散,指濕邪導致的病病程纏綿,病情反複發作。與風濕性關節炎最大的不同是,風濕性頭痛往往剛開始受點風寒就會有很明顯的症狀,這時候一定要趕緊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