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養生先養氣血——氣血是人體的“命根子”(2)(3 / 3)

生活中,有一種奇怪的“病秧子現象”,有些人仿佛中了病魔的咒語,疾病總是特愛纏他們,而有些人則身體很棒,即便是在流感肆虐的日子,他們也能安然度過。同樣是生病,有的人病得一塌糊塗,而有的人挺幾天就過去了。

周先生就是這樣一個倒黴的白領,周先生人長得帥氣,風度翩翩,是單位的技術骨幹,可是每年五月份,單位業務最繁忙的那段時間,身體總是掉鏈子,連單位領導都知曉他的身體狀況。哪怕是在平時,隻要辦公室有人感冒,他肯定是第一個被傳染者。

別人感冒一般多喝水多休息往往不用吃藥就好了,而他隻要一被感冒擊中,就會打上幾天點滴。而且,並發症一個都不會少,發燒、咳嗽、嗓子疼等疾病像商量好了似的接踵而來。周先生很是納悶,為什麼同樣是大老爺們兒,差別怎麼就這麼大呢?

其實,並不是周先生天生倒黴,病魔專門和他找茬兒,而是氣血衰的原因。氣血充足,人就健康,絕大多數疾病,都是因氣血不足造成的。就像缺了汽油汽車會無力或熄火,電不足手機效果不好會自動關機一樣,氣血的量也決定著人的健康程度和生命的存亡。

1.氣正血正,百病不生

血,孕育生命。氣,推動生命。一個受精卵在母體血液的滋潤下,在精氣的推動下,才健康發育成人體。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源泉,血來源於水穀,化生於髒腑,為氣的生化基礎,也是髒腑經絡功能活動的產物。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統帥血液循其正道的有力保證,氣也源自於水穀精微,化生於髒腑,更是推動髒腑功能的生命原動力。血靠氣的推動和固攝,而正常循行於脈絡中;而氣又依靠血液的載納而不斷生化。

血循行於血脈之中,周流全身,永不停留。血滋養髒腑組織,乃至每個細胞。體內每個細胞必須生存於體液環境中,體液維持著細胞的新陳代謝和生理功能。細胞的內環境相當穩定,穩態對機體起著重要的作用。穩態正常血液的不斷流動,生理調節才得以保證。

2.氣血紊亂是致病的根本原因

《素問·調經論》說:“氣血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人體的氣血流行於全身各處,氣血的充足、運行的協調,是髒腑經絡等一切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如果氣血失常,必然會影響到機體的各種生理功能,導致疾病發生。

《黃帝內經》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是指氣的防禦作用減弱,外邪才得以侵入機體而致病。氣的防禦作用還體現在病後髒腑組織的自我恢複。所以癌症、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病等大病重病,與氣血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氣是抗病防病以及病後身體恢複的主體,氣血互生,血以載氣,所以氣血紊亂是致病的最大原因。

3.百分之八十的疑難雜症和血瘀有關

疑難雜症是讓人類最頭疼的疾苦,疑難病症的病因複雜,病程漫長,症狀怪異。關於它的原因,有人提出“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應從瘀論治。這裏的“瘀”指的就是氣滯血瘀;氣滯則血瘀;血寒凝滯則血瘀;血熱稠濁則血瘀;血溢出或滲出脈外則血瘀;痰濁、結石等有形實邪壓迫,血行受阻則血瘀。上述多種血瘀病因總歸於血失常所致。

綜上所述,人體的健康公式是這樣的:氣血失常,髒腑功能減弱,疾病產生,反過來,在疾病過程中,由於髒腑功能的失調,又加重氣血不足。如此無限往複循環下去,人體就難免傷痕累累。所以,氣血邪,必先調正氣血。

隻是,我們該如何正氣血呢?在這裏,我們最急於提醒大家的就是,一定要注意氣血的儲存與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