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編製人力資源規劃的思考(1 / 1)

對編製人力資源規劃的思考

綜合

作者:嶽洪濤

摘要:本文主要對編製人力資源發展規劃進行了論述。認為其規劃的內涵主要包括:人力資源規劃應考慮的層次、規劃應遵循的原則、規劃的步驟、規劃的動態性管理等。重點強調人力資源發展規劃關鍵在於實施中,要根據企業的生產變化情況實行動態管理,使之更加貼近生產,從而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人力資源規劃 編製 思考

人力資源規劃是一種戰略規劃,著眼於為未來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先準備人力,持續和係統地分析企業在不斷變化的條件下對人力資源的需求,並開發製定出與企業組織長期效益相適應的人事政策的過程。它是企業整體規劃和財政預算的有機組成部分,直接關係著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發展。

一、人力資源規劃應考慮的層次

人力資源規劃的製定是指導如何支配運用人力資源以實現目標的方法與手段。在做人力資源規劃前,必須思考三個層次的問題:第一層次,企業的發展目標是什麼?為實現這一目標,人力資源如何進行代謝和替換?組織結構如何變化?第二層次,我們的人力資源現狀如何?在人力資源方麵有何需求?如果存在用人短缺如何補足?第三層次,公司是否有足夠的員工?公司是否合理利用了現有的員工?公司是否需要開發現有員工的技能?

二、製定人力資源規劃應遵循的原則

製定人力資源規劃必須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基於業務目標需求,保證重點領域、重點業務原則;二是根據可行性原則,通盤考慮人力資源供求總量以及時間相匹配的原則;三是必須考慮人均效率提高的原則;四是實事求是原則;五是根據人員曆史數據和現狀分析原則。

三、人力資源規劃的目標

人力資源規劃是為了確保組織實現下列目標:

第一,得到和保持一定數量具備特定技能、知識結構和能力的人員;充分利用現有人力資源。

第二,能夠預測企業組織中潛在的人員過剩或人力不足。

第三,建設一支訓練有素、運作靈活的勞動力隊伍,增強企業適應未知環境的能力。

第四,減少企業在關鍵技術環節對外部招聘的依賴性。

四、人力資源規劃的步驟

第一,根據企業的發展規劃,結合企業各部門的人力資源需求報告進行盤點,確定人力資源需求的大致情況,進而製定人員配置計劃。所謂的人員配置計劃,即闡述了企業裏每個職務的人員數量、職務變動以及職務人員的空缺數量。通過製定人員配置計劃,我們可以比較明確地了解企業未來的人員數量和素質構成,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具體可行的參考。

第二,編製職務計劃。職務編製計劃應該根據企業的發展規劃,結合企業職務分析報告的內容來編製。企業發展過程中,除原有的職務外,還會逐漸有新的職務誕生,因此,在編製人力資源計劃時,不能忽視職務計劃。職務編製計劃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企業的組織結構、職務設置、職務描述和職務資格要求等內容,描述了企業未來的組織職能規模和模式。

第三,合理預測各部門人員需求。在人員配置和職務計劃的基礎上,合理預測各部門的人員需求狀況,包括人員需求的職務名稱、人員數量、需要到崗時間等等。這一步驟是整個人力資源規劃中最為重要,而又最困難的一部分,因此要加以認真嚴格地對待。

第四,確定員工供給狀況。人員供給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公司內部提升,二是從外部招聘。

第五,製定人力資源管理政策調整計劃。該計劃中要明確闡述人力資源政策調整的原因、調整步驟和調整範圍等。

第六,編製人力資源費用預算。費用預算包括招聘費用,員工培訓培訓費用,工資費用,勞保福利費用等等。

第七,編製培訓計劃。培訓計劃中要包括培訓政策、培訓需求、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培訓效果評估以及培訓考核等內容,每一項都要有詳細的文檔,有時間進度和可操作性。培訓計劃的製定是為了提升企業現有員工的素質和能力,從而適應企業的發展。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培訓計劃的製定也是為了促進企業的發展。

五、人力資源規劃的動態性

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必須強調人力資源規劃的動態性。體現在:一是參考信息的動態性;二是依據企業內外情境的動態變化,製定和調整人力資源全局規劃和具體規劃的經常性;三是執行規劃的靈活性;四是具體規劃措施的靈活性和動態性;五是對規劃操作的動態監控。

綜上所述,隻有很好地把握人力資源規劃的動態性特征並在實際工作中注意跟蹤環境的不斷變化,從以上五個方麵靈活調整和完善企業的人力資源規劃,才能保障人力資源規劃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動態發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