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滋養心靈的八味“快樂養心丹”(2)(2 / 2)

常見一些老人,提到別人,就羨慕別人有許多輝煌之處,而回顧自己,總覺得有些後悔之處,不禁生發出“關鍵之時都失敗了”的感慨。其實,你不妨學學“欣賞”自己,從而激發自己的活力,要知道,人生每一步都成功,確實不容易,然而,人生每個年齡段都有各自的風景線,無須妄自菲薄。

自己雖平凡,但把日子過好就很好。身逢盛世,捫心自問,思考過去,倒也滿足。事業上雖沒有什麼驚天動地之舉,但上班下班,平平安安,完成了應做的工作,不也是一種成就嗎?

全家無憂無慮地生活,自己活動鍛煉,寫文作畫,走出去和朋友談談心,回到家裏和親人共樂,有何不如他人?

總之,人不但要善於欣賞別人,也要善於欣賞自己。陶淵明在這方麵是個很好的榜樣。他說:“少學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複歡然有喜。常於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這種自得其樂的情趣,其實是很可貴的。難道我們不應該這樣欣賞自己、放鬆自己、陶冶自己嗎?

快樂奉獻

欣賞技巧

欣賞別人也得懂得一些技巧。首先要盡量去欣賞別人不太自信或不被眾人所知的優點。如果一個國家級運動員和你第一次見麵,你表示欣賞他的運動成績,他除了一笑以外,不會產生什麼特別的感覺,但如果你表示欣賞他的風度和氣質,他會非常高興。

欣賞別人也不能無中生有,對方根本沒有的優點甚至是缺點,而你還大加讚賞,要麼他會懷疑你是否在諷刺他,要麼會認為你是個善於說假話、奉承拍馬的人。

另外,單獨對待每個人總能讓人有種被欣賞的感覺。當你去朋友家做客時,朋友向你介紹了他的三個孩子,你要點頭微笑走去與孩子們一一握手並問好,他們馬上會對你產生好感。

——獨具慧眼

六味傾聽養心丹

傾聽是一門藝術

在人際交往中,傾聽別人說話是必不可少的。認真傾聽是一種待人技巧,也是一種可貴的、為人處世的藝術。傾聽是理解他人的第一步,是對他人講話的最高獎賞。學會傾聽將使你朋友增多,同時也擴大了你的信息量。每個人都有一種渴望別人尊重或重視自己的願望,而受到重視的最基本條件是願意認真地傾聽,所以當你們自認為是理解朋友的時候,先得問問自己:“我能專心地傾聽朋友的話嗎?”即使是一些平淡無奇的搪塞之語,對說的人講,可能也是重要的。

老年朋友們退休生活大多比較單調,容易產生孤寂和失落的感覺,此時若能有一個傾聽者,他們將會倍感幸福與快樂。

傾聽是善於理解的友人

善於傾聽的人總是善於理解和溝通的。當一個為成功而喜悅的人麵對一個微笑著傾聽的朋友時,他會感到這個朋友是理解他的,也為他而高興;當一個因失戀而愁眉苦臉的人麵對一個表情凝重而專注傾聽的朋友時,他會感到自己的痛苦朋友能理解,雖然朋友沒能提出如何重獲愛情的好建議,但他已感到自己得到了一點心理依靠。傾聽是一種願意和朋友分擔喜悅或憂愁的表示。

傾聽是對他人的重視

願意傾聽別人,就表示自己願意接納別人,承認和重視別人。如果你能麵帶微笑,用一種專注而又迫切的眼光看著別人,那會讓別人感覺你是欣賞他的。在這種氛圍裏,對方會充分展現自己。如果你能善於讓別人在你麵前有一種強烈的表現欲,那你定能主動、積極地做個好朋友,做個好領導。傾聽是一種無聲的信任與重視。

關愛父母

傾聽技巧

做一個善於傾聽的人是需要注意一些技巧的:

1.傾聽時目光始終要注視對方,不要左顧右盼,注意力不集中,顯得不尊重對方,否則,說明你對談話內容及講話者不感興趣。

2.在傾聽時可適當地有所呼應,如讚成時就點頭,聽到有趣處就微笑,你的投入和“共鳴”反應會使對方談得更有興致。

3.適時發問表示興趣。適時地發問、詢問,表示你對下文饒有興趣,交談是說者和聽者在言語之間的配合,聽者有所呼應,才能使話題得以繼續下去。

4.不要隨便打斷對方。不要隨便插話或打斷對方,這樣很不禮貌,也容易打斷對方的思路。即使你想換一個話題,也要等對方說完,而不要生硬地打斷對方的話語。

5.注意銜接對方話脈。銜接對方的話脈,如“像你剛才所說的那樣”,先重複一遍對方的話,順著他剛才說的話引出你想要表達的觀點。這樣做不但證明你剛才已用心聽了他的話,而且能使你的話題順利展開。